浅谈美术课堂创新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晓琴
新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的吸收,也是对人类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延伸。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必须遵守的教育方向,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开展美术课的创新教学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务必有机地结合自身的实际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要注重下列几方面。
一、更新教师的传统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美术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会画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务必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采取新颖趣味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美术这门艺术的自身魅力和感染力会吸引更多的美术爱好者欣赏艺术、追求艺术,最终展示艺术。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毕竟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学生的地位确定了,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大胆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事实上我们的新型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别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设备等,大胆尝试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固定在哪几个上。要敢于创新,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在遵循教学原则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要敢于打破课堂教学结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和自觉性。我们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其产生互补效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条件不成熟要自创条件,自制课件。自制挂图,自制教具,大胆打破教学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勇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育家思菲德说得好: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可见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且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是否有利于美术知识的潜移默化,尤其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好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资源和地方资源,引领学生拓宽思维、拓展想象,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突破传统观念的思维与想象,提供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探究合作的愉悦氛围。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作活动,构建公正公开的评价措施
美术作业有自身的特点,他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作业。尤其是评价作业的好坏优劣没有明显的对错之界,也没有个固定的评价标准,你画得栩栩如生也不可评价为最好,你画得很糟糕也不可评价为最差。我们要尽量开展多样化、兴趣化的习作活动,构建公正公开的评价措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施展才华,挖掘潜力。如布置作业时,我们可提出:你用红色铅笔能否画出黑色小汽车,你用黑色铅笔能否画出红色苹果等,这就给动脑筋的学生设计出一定的疑点,对另一些学生很可能是疑难,马上会引起好多学生亲自试验,广泛思维,多处想象。甚至会有激烈的争辩。还有的学生问能否把太阳画成黑色的?我说能,学生的作业会色彩丰富,令人寻味。假如我说不能,就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作业也就不会有创新,他们的潜力也就难以挖掘。在评价方面我尽量寻找每个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以适当的评价与肯定。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懂得自身的价值所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求知欲才会越来越强,课堂教学效率会迅速提高。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鼓励、扶持、促进创新。评价的原则要注意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开展美术创新教学活动,要大胆试验、反复实践,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思索、勇于探究、善于超越、乐于创新,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