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元春

  摘要: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速,教材内容多,进度快,学时少,增大了生化教学的难度。当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生化教学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把理论和临床结合起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得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15―02
  
  随着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理论与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生化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随之改革,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生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1. 学生的问题。生化的研究范围涉及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好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初次接触生化的学生难免感到枯燥难学,加上一些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导致学习难度加大,随之产生畏惧、抵制和厌学情绪。有些学生一心想学好生化,但学习方法不得当,死记硬背,结果成绩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学生对生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基础课中学好“三理”(生理、病理、药理)和解剖就行了,生化知识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处于为了考试而被动学习的状态。
  
  2. 教学矛盾。生化内容繁杂且抽象,而且与化学、遗传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的瓶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到生化知识晦涩难懂且无从下手,考试的通过率较低。从教师的角度讲,生化的难教也是大家公认的。为了适应医学高职院校面向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的教学方针,学院对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做了较大的调整,使生化教学课时在不同的专业均有减少。然而,教材内容却在逐版增加,凸显了内容多、学时紧的矛盾。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长期以来,生化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有些年轻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联系与扩展,使课堂教学陷入枯燥的境地,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生化用处不大”的错误认识。
  
  4. 实验教学问题。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类院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病理、药理、遗传等后续课程的学习。目前,生化实验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课上,教师对实验原理、内容、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后,学生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缺少独立思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挥。教师不及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形式单一,致使学生普遍不重视实验,觉得生化实验就是交一份实验报告而已,互相抄袭实验结果屡见不鲜。
  
  二、高职生化教学改革措施
  
  1. 加强生化教学与医学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强调生化与临床的关系,在讲透生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和衔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尽可能多地开阔学生视野,定期邀请附院的医生与学生探讨一些常见的临床病例(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加深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生化教材中联系临床的例子很多,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授糖脂代谢时,引入一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帮助学生理解糖脂代谢和酮体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讲解高氨血症时,可将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联系起来;讲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时,可利用几年前安徽阜阳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强调蛋白质在体内功能的重要性;讲解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时,联系到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尿黑酸症等疾病的发病机理;讲解脂类代谢时联系到高血脂、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疾病,加深对生化知识的理解。
  
  2. 采用多样教学形式,将趣味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多样,如专升本,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等,他们有的对生化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有的对医学化学和医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层次,从教材的基本内容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
  学生在生化学习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贯穿教学始终。(1)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比较法、案例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适当穿插互动式、启发式、导入式等教学形式,用语言、板书、教学思路去启发学生,将教学内容自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活跃课堂气氛,将趣味教学进行到底。(2)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是框架式教学:在章节开篇和结尾,可将相关内容安排、重难点和逻辑关系用树图方式罗列出来,使学生对本章的逻辑层次和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问题启发、比喻启发、对比启发、推导启发、案例启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三是问题式教学:挑选一些与日常生活或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生化问题与学生探讨;四是多媒体教学:以图形与动画相辅、声音与文字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点,增强教学效果,提供课件下载,弥补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不利于理解和课后复习的不足,将上课时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思考上;五是讨论法教学:定期开展阶段性讨论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介绍学习方法,树立自信心。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懂知识、学会知识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坚持传授学习方法。
  掌握规律,科学记忆。生化知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习时不能完全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一个章节学完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表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可以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炼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4. 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优秀医学生的关键。作为生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平时要不断学习与积累,注重自身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储备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备课时要全面理解教材,尽可能多途径地查阅足够多的与医学相关的资料,上课时将专业知识生动且准确地传授给学生,重点讲解那些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生化内容,让他们认识到生化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脱产到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去进修或做访问学者,吸取同行的先进之处,并对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更新。
  
  5.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贯彻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理念,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贯穿生化实验教学始终。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合理编排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采用电化辅助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制作或引进一系列生化实验CAI课件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玻璃仪器的使用清洗到精密仪器的操作都做到详细讲解和准确示范,让学生学会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6. 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成绩评定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传统的考试通常用纸笔测验进行成绩评定,即在课程结束后通过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对学科的掌握程度。纸笔测验具有测验效率高、便于分析研究和制定统一的标准等优点,但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被动学习。
  为了保证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品德素质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研组积极探索和建立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采取四个措施:(1)笔试检测。即常规的闭卷笔试,实行考教分离,进一步完善试题库。(2)技能测试。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习论文写作能力。(3)口试检测。即采取课堂提问、安排学生上讲台短时间授课等形式,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平时表现。即从课堂纪律、上课情况和作业等方面进行检测,使学生的平时学习变得紧张起来。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前只靠一张生化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考后又将知识“还”给教师的局面,将知识检测和能力考查、纸笔检测与表现性测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既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又要在课余仔细阅读教材和大量的参考资料,总结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潜力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晶,等,“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9).
  [2]柳晓燕,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