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师资培训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 峻
摘 要:建设一支实施新课程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成功的根卒保障。为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中学实施新课程的师资水平,需要主管部门、学校及受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培训制度、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和培训内容、模式与方式等方面改进与提升培训策略,力求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步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西部民族地区;问题;师资培训;策略
建设一支实施新课程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成功的根本保障。为构建“以人为本”适合西部民族地区中学教育需要的科学、开放、有效、创新的师资培训模式,开展好以“三新一德”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工作,我们于2008年对四川阿坝、凉山、甘孜三个民族地区的中学师资培训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训策略,为新课程师资培训在西部民族地区科学、高效、顺利地实施提供参考。
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机会少、培训面窄
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和学生不断变化等原因,绝大多数教师迫切希望从条件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等层面接受专题培训。但受经费、师资、时间等因素制约,被调查252名、任教平均13.7年的教师只参加过一次或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比例高达40.5%,参加过新课程专题培训仅占5%,离五年为周期的师资培训制度相距甚远,同时,受高考政策的影响,学校仅注重考试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忽视了非高考学科和初中教师参加培训的需要。
(二)培训经费不足
大多数市县师资培训经费长期投入不足,一般仅占学校公用经费的5%。为完成国家规定的培训任务,多数市、县灵活变通。以短期集体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学历教育和校本培训等几种形式开展培训。其中,仅骨干教师专项培训费用由学校部分或全部承担,短期集体短训、教师学历教育和校本培训费用基本由教师全部负担,不仅增加了参加培训的难度,而且造成教师的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三)培训方法陈旧
传统“专家说一教师听”是绝大多数教师所不喜欢的,73.4%的教师喜欢参与式的案例教学。受传统培训模式、培训者素质和培训经费等限制,西部民族地区师资培训仍采取“会议式”形式,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参与式”学习理念,受训者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培训成果难以被教师吸收转化,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四)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师资培训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进行,培训计划的主观随意性较大、“长官意志”浓,培训内容、对象均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缺乏对新形势下师资培训的深入研究和系统的规划,忽视了培训内容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使培训始终处于“断层”状态。常常临时组合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专家开展培训,培训者缺乏相互的交流、沟通和对本地教育现状、课程设置的研究,不了解受训教师的实际和需要,照搬、硬套城市的培训内容、方法,致使培训观念城市化、培训内容理论化,缺乏适切性和系统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的培训目的。
(五)培训过程的形式化明显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把组织、参加师资培训更多的是当做任务来完成,培训前缺少需求调查。培训中缺乏科学设计和有效的组织,培训后没有跟踪评价与反馈机制,形式化明显。培训部门重量轻质,忽视实践应用环节,缺乏对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的监督、管理与科学评价。
(六)培训安排不合理
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乡镇,师资紧缺和工学矛盾突出。但组织师资培训时,往往没有考虑受训教师的现实,而是根据培训专家在时间、地点上的方便做出安排。致使大多数受训教师难以做到工学两不误,没有时间消化、吸收和应用,培训效果不佳。
二、培训策略
(一)加强领导,完善、创新师资培训制度
从各国的经验看,完善的培训制度是实现教师职,后有效培训的关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第一,制定有效措施,完善师资培训保障体系。依据教师专业成长周期性的理论,应有针对性地制定1―3年“新手”、3―5年“熟手”、5年以上“能手”的师资培训计划,并分学科、分阶段地开展培训。坚持五年为周期的师资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证书和档案制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立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制度,切实保障新课程师资培训落到实处,人人受训。
第二,科学决策培训工作。师资培训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内在的认知规律。应结合新课程实施需要和教师的现状、需求和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训规划,用相关政策、法规加以保障。科学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效能。
(二)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各级财政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培训工作,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2007]96号))文件精神。逐年按教师数量足额划拨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到学校或县教师进修校,并严格专款专用,将师资培训拿人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自主参加培训学习,实现培训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
(三)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模式
第一,合并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室。本着“小实体、多功能与大服务”的目标系统策划,开展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县级师资培训机构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支柱作用。
第二,培训项目化管理。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培训项目公开竞标机制,大力引进市场上的优质培训资源或社会办学力量承揽培训工作,借鉴企业培训模式,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培训项目管理制度,部分解决资金、师资短缺的困难。
第三,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强化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培训模式,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学校的三维一体,分工协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目标、要求的制定和培训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培训机构确定培训内容与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学校负责为教师搭建新课程实施平台,并督促、检查教师的运用情况,及时做好培训效果的信息反馈。以调整、改进培训工作。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培训队伍
培训过程中表现出的教育理念、选用的教学方法,既是对新课程要求的最好诠释,也是受训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最好范例,结合民族地区经费紧张的实际,通过“对口支援”与一些师范院校、教科所密切合作,建立熟知民族教育和成人学习特点、善于运用先进教育
技术的由主管领导、教育理论家、学科教育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多层次培训师资库,并优先对各地的教育主管人员和培训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技能的强化培训;并对已建立的培训队伍,经常有目的地选派其参加国家、省级进修和深入一线学校进行调研,积累实践经验,确保培训工作的高效性。
(五)改革培训形式、方法与内容
1 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培训途径
第一,推行“请进来,走出去”和“结对于”形式,发展“送教”、“支教”、“蹲点”等帮扶活动。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偏远、交通不便和师资紧张的现实,根据教师的需要与建议,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请专家下乡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支援等方式创新培训途径。每所城市重点学校结对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发达地区教师“一帮一”少数民族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学校支教、蹲点。通过经验交流、示范课和集体备课、研课等形式,引进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等优质资源,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第二,创新培训模式。变传统短期集中培训为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合作研讨相结合;变单纯的教育教学培训为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师资培训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教研和科研水平同步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培训基地,以教师进修校为专家培训基地,选定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作为教师教育基地,解决理论学习和学科专业的问题,确保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使受训者互动参与措施得到落实,
第四,发展远程教育。师资培训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培训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应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在师资培训中的作用。教师进修院校应通过建立网上培训“银行学校”,组织“网上论坛”和“教师博客”为受训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资源,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开展网络自主学习。通过培养“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构建互动、开放、自由的学习机制,使受训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得到相应的学习资源与支持,以切实增强培训效果,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偏远、资金欠缺和工学矛盾突出的困难。
第五,加强校本研修,师资培训必须贯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不能一劳永逸。应以校为本,组建三级(学校、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管理、监控机构,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构建学科教研网络,落实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改变常规的“你讲我听”单一模式为“共同研修”,以保证师资培训落到实处和可持续发展。
2 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
第一,强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技术的培训。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和“传道授业解惑者”,已经具有很高的专业化程度和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组织培训时,不仅要强化新课程理念、情境知识等通识培训,更要重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专题培训,加强教学实践指导,以增强受训者实施新课程的自主性。
第二,强调培训内容的民族性、实用性。对民族地区教师进行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环境、民族文化、语言表达、学习观念、领会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密切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和民族文化。打造本土化的培训内容。培训前。调查了解受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改变以往培训机构和专家对培训对象的“陌生”和对受训教师需要的“忽视”,变培训内容由主管部门单方面制定为双向协定,突出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培训内容之间的适切性;改变过去培训“一次备课多次讲课”为“讲一次备一次”,以“问题”为导向。使培训内容鲜活,有吸引力,增强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强化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结合课程改革需要和当地实际,系统规划培训内容,并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科学地组织培训工作,确保培训专题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容的无重复、无漏洞和不断层,避免不同授课教师的理解差异给受训者带来的混乱出现。充分尊重受训教师的意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达到工学两不误,让教师切身体验到更多有效的做法,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
3 加强培训方法与形式的变革,提高培训的效能
第一,采取“学习主题构建”,变“传授式”为“讨论式”。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受训群体应分别采取讲座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运用“示范课”“现场指导与观摩”等,将抽象、陌生的理论具体化、深刻化,提高培训效能。
第二,开展“参与一分享”式培训。师资培训不是从“零”开始,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事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因此,在新型的师资培训中,应充分吸收和利用成人学习的已有经验,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把参训教师作为学习资源,发挥受训者的主体性,通过培训者与受训者、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交流、切磋,达到受训者之间互培、建构知识和实现自我提高的目的。
第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问题中心”式培训。以国家级实验区教学课例和受训者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训的案例,或让受训者观摩那些成功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可借鉴的教学范例,并结合说课、课堂点评等形式,使受训者在特定的教学事件中,直面具体问题的诊断与解决,加深其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
(六)建立师资培训反馈机制
教师的真正成长不仅在于职前培养和职后的培训,更在于教学实践中;要使教师“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训结束后,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由领导、专家、学校、学生组成的教师教育评价机构对受训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估,以检验培训的效果,发现问题和规范师资培训行为,为改进培训工作指出重点、难点,按照“边培训、边试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切实提高师资培训工作的效能。
三、结论
西部民族地区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培训制度的创新,不断完善师资培训保障体系,在实施培训时,要从学校和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统筹考虑诸如师资配备、培训经费、工学矛盾、培训实效性等;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要认真调研。避免盲目、重复的培训,力求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内容应紧扣民族地区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注重研修和实践相结合,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步伐,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