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农村校长培训质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宁生

  摘要:农村校长是中小学校长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大军。针对农村校长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是提高农村校长培训的质量,促进农村校长队伍建设的急切需要。本文从农村校长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三个方面作了讨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长;培训;形式;方法;内容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黄宁生(1955―),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从事成教及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
  抓好农村校长培训,对促进农村校长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需要。我们应该针对特点,抓住规律,科学组织,为农村校长提供合适的培训。
  
  一、农村校长培训的组织形式
  
  调查显示,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农村校长们对培训的组织形式有不同期待。要针对不同校长类型,如任职年限,理论水平层次,分管职责分类指导,分层要求,结合培训目标,设计相应组织形式的培训。
  对新上岗的校长以分段集中的形式进行任职资格培训。由于该培训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得新任校长过多时间离岗在外,不利于他很快进入校长角色承担起管理工作,所以可将300学时分割为两段或数段来完成。中间有一定时间让学员回到学校开展工作并自学,这有利于校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
  对近郊农村的校长以短期专题研究形式进行提高培训。提高培训以问题研究为主,一次培训研究一个主题,解决一个校长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时间不要长,5天左右完成。可分两段进行,第一段2~3天理论学习,半天至1天参观考察。第二段待学员做好准备在一周后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短平快”。但对于远地农村的校长学员,用于往返的时间、费用与培训效果的“性价比”较低。
  对正职校长利用假期集中培训。农村学校正职校长平时在岗位上难以“脱身”,假期里集中培训比较合适。根据培训内容需要,时间可在7~10天。一般放在7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之间,避开学校招生工作及假期活动。
  对有一定建树的校长以“导师指导,分散研修,同伴合作”的形式进行高级研修。这种组织形式适合于有一定业绩和研究能力的农村校长,为他们进一步提升搭建学习平台。学员先经过一段集中理论学习,确定个人研究专题后回单位进行研修。将就近学员组织成学习小组并为学员选派导师作定期指导。其优越性是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形成研究成果获得提升;小组内的“同伴合作”,发挥了学员作为学习资源的作用,学员之间沟通交流,相互启发借鉴,探讨问题的解决;并且“同伴合作”时间和形式可以由组员灵活选择,减少工学矛盾。
  实施校长培训的校本培训。这要求因人、因校设训,即以校为本,针对每位参训校长及所在学校自身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例如,培训者帮助每一个学员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分别指导、分别要求这种形式培训费用低,适合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农村学校,但要求接受培训的校长增强自主意识,自觉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实现提高。
  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网上培训。其优越性是培训信息量较大,费用和时间较省。不足之处在于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时互动性欠缺,并且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无法实施。
  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各种组织形式可以兼容。对于某一校长培训班,条件许可时,可将几种组织形式组合起来使用,以提高培训质量。
  
  二、农村校长培训的方法
  
  培训方法应当不断创新,但必须“实事求是”,不可偏离“适合培训对象”这一轨道。在选用培训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可操作性较强。
  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农村校长培训常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理论讲座法――请专家开设理论讲座。这种讲座一般应当是结合农村教育实际的,即使是理论引领,也应与农村学校的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专题研讨法――有效组织下的学员交流研讨。应注意3点:第一,研讨目的明确。预先使学员明确研讨主题、目的要求,让学员有备而来,有“理”而论;第二,多向互动交流。在研讨中努力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互动,让学员因异而争,因歧而辩;第三,重视目标导引。主持人要事先备课,掌控讨论局面,还要启发思维,引导提炼观点,避免偏离主题。
  参观考察法――学员可以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和材料,在现实情境中多维度地观察学习。参观应有充分的准备,事先提出研究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并与对方单位人员进行讨论交流,返回后写出考察报告。
  论坛交流法――学员可以在同一时空里集中聆听多位发言者对某一专题研究成果的交流,获取不同理念、经验和认识,每个学员都可以发表自己通过学习、思考或实践提炼出的观点,推介自己的方法。论坛应在学员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学员做充分准备,否则不能保证质量。
  实践反思法――学员围绕学习专题,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案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撰写笔记。有条件的利用网上博客,建立个人学习网页,还能与其他学员展开交流。
  挂职实践法――学员到其他学校去挂职锻炼。校长挂职锻炼较为适合新上岗的校长或后备干部。可短期如一个星期,也可长期如数月。学员在挂职学校应有专人带徒指导。挂职时间较长的可让学员单独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以实践促进学习;挂职时间较短的可采用“跟班考察”的方式观察学校各方面工作,观摩学习、进行问题解剖,接受“师傅”的指导。
  课题研究法――在培训专题的范围,指导学员结合工作实践选定研究课题,以“问题驱动”学习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如能将各种方法合理搭配,有机组合,将能收到更好培训效果。
  
  三、农村校长培训的课程内容
  
  不同地区的农村校长培训需求有不同。调查显示: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校长比较关心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划发展、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和学生心理、教师的评价、财务管理、教育信息化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农村校长较多关注怎样实施新课程、教育基础理论、学生德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控制农村教师流失、留守儿童的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需求也不同,所以在编制培训内容时,先对学员需求进行调查咨询,把握脉搏,找准编选课程内容的支点。
  课程内容除了可在教育政策法规,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题中选取之外,还必须抓住农村教育特点,考虑以下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学校管理研究,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建设农村特色学校研究,农村学校后勤管理研究,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研究,农村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
  在安排“考察学校”内容时,根据大多数学员所在学校的发展水平,选择状况相近的农村学校作为样板,让学员在与自己“同类”的学校中看到榜样,真正学到“可信的”、“可学的”、“可操作的”东西。对授课教师,要将调查到的学员需求开列给他,要求备课和讲课时,紧紧抓住农村校长需求来进行。
  需要特别指出,农村校长培训课程内容满足学员的需求,并不是说“凡是学员要的就给,凡是学员不要的就不给”。培训内容的安排要符合该项目的培训目标定位,要有利于学员综合素养(包括理论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管理素养等)的提升,要适合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适合校长专业发展的需求,适合校长所在学校工作需求,这样制订出的课程计划,才有针对性、前瞻性,才能将理论学习、知识拓展、能力培养贯通起来,既解决农村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又促进农村学校校长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桂.农村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1~32.
  〔2〕王全乐.“导、学、议、访、研”新型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6,(1):9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