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教育技术“下水”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春才

  关于教育技术“下水”的思考
  郭春才
  (湛江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摘要】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我国教育技术实践在中小学搞得轰轰烈烈,但大学校园里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们有必要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下水”成果应用到大学校园,特别是师范院校。
  【关键词】教育技术;“下水”;成果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08―04
  
  看黎加厚教授的文章《教育技术研究的关键是什么?》[1],文中说到“与一些教师讨论到学习国内教育技术杂志时,很多中小学教师说,那些理论文章看不懂,离我们的教学太远。”针对这一现象,黎老师分析“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读者不愿意读我们的专业杂志,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杂志上面发表的研究文章缺乏来自教学实践的问题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文章之所以缺乏来自教学实践的问题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有关教育技术“下水”的问题。教育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有指导作用。
  黎老师在另一篇文章《其实你不懂我的“心”》[2]的末尾写道“其实,很多东西你都不知道,只有你深入进去,你才有机会,发现美。其实,深入是一种体验,体验则是一种过程,过程才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对“下水”的一个很好注释,就像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老师在其博客中所写的那样:“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教育,我们必须到一线去,到课堂里去,到现场去。”
  
  一 从“教师下水”说起
  
  “教师下水”是教育家叶圣陶的主张,“下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何谓“教师下水”?叶圣陶[3]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
  叶圣陶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出教师“下水”这一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教师教学生作文时,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于是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来当作范文指导学生写作,这就是“下水作文”。叶圣陶指出,写一手好文章是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只有自己不断练笔,不断“下水”,才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教好学生怎么去动笔。
  “下水”就是实践,“下水”就是体验,“下水”就是参与。叶老的“下水”不但可以应用于作文教学,还可以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体育课堂少不了教师的动作技能示范,理化课程经常要有教师演示实验。如果一个美术教师大谈特谈绘画技巧,但自己却始终不见有作品问世,自然很难让学生信服。试想一位法律教师,同时又拥有律师资格,拿自己经手的典型案例到课堂去讲授,这样的课肯定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也能从具体案例中获得更多知识。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4]给《小学自然教学》写了题为“跳下水去学游泳”的文章,文中指出“要学会游泳,就必须跳下水!”。
  华东师范大学万云骏教授讲他早年学习古典诗词,导师要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着古典诗词进行创作。学生不断地写,导师进行指点,直到达到一定的标准,万先生就是这样步入古典诗词的殿堂。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讲他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第一步是先跟戏曲老师学唱昆曲,学习中西乐理,学会了大量的戏曲段子学通了乐理才进入今天所谓的研究。[5]而有些教育技术研究人员,自己没读几本教育技术专著,没深入了解国内教育技术现状,也没研究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只是翻译国外“舶来品”,或拼凑专家言论,或追随潮流人云亦云,这样写成的文章,自然就成了黎老师笔下的“味同嚼蜡”[6]。
  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教育技术更应该“下水”。
  
  二 教育技术更应该“下水”
  
  《中国教育报》早在1998年5月18日创办了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题新闻版面,原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7]撰写文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文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其后何克抗教授[8]发表题为“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的文章,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并从哲学和教育科学两个角度论证命题为真。这一命题好比给国内教育技术界注入了兴奋剂,各地都拉起了“制高点”的旗帜,在无比自豪的同时难免有些飘然。
  而另一方面,先是2002年出现在北京大学BBS上的“炮轰教育技术:我的一张大字报”[9]对教育技术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抨击,接着一位自称Observer[10]的网友在第二年撰写《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该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内教育技术学界拉响,引起了诸多教育技术学专家的重视。虽说先后有南国农、黄荣怀等著名专家学者对这篇文章做出评价,指出作者偏激甚至错误的观点。但“无风不起浪”, 南国农先生也“觉得文章中提出的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11]。
  高处不胜寒!如果教育技术站在“制高点”的位置,却忽视教育基层的需要,又如何担负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如果只是一味夸大教育技术的作用,却不考虑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恐怕对教育技术的质疑之声只会越来越大。
  教育技术理论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也必须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育技术必需“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12],必须“下水”。
  教育技术“下水”,首先指的是教育技术学科教师或科研人员“下水”。要传播教育技术,要研究教育技术,自己先要了解教育技术,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这样的研究才能贴近实际,有的放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水”方知水的深浅,“春江水暖鸭先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只有“躬行”才能让自己的研究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下水”,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下水”,能让师生产生“共同经验范围”,更有效地组织教学;“下水”,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避免“眼高手低”。
  教育技术“下水”,当然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科“下水”。教育技术不是“空对空”的东西,教育技术的研究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学科教师关注的是一些现实的东西,教育技术能否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才最为关键,他们关心能否帮助他们选择先进的教学策略,能否引导他们应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只有“下水”,才能避免学科的居高临下,当教育技术和其他学科融为一体,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胶合状态,才能让一线教师体会到真正的实惠。
  
  三 几个“下水”的成功范例
  
  在国家教育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教育技术“下水”的热潮,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下水”范例,也正因为这些范例,使我国的教育技术从“技术”走向了“应用”,教育技术迎来了全新的“2.0时代”。
  1 教师“下水”: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13]指出,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2006年11月18~24日,首次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在辽宁、江苏、河南、四川、广西、云南、宁夏、重庆等省份进行了试点考试,其后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科教师掌握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也就是让教育技术学科教师“下水”,通过培训和考核,让所有的中小学学科教师都成为“教育技术教师”。
  2 课程“下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教育部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决定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教育部从2003年至2009年先后评审通过共314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技术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融入课程建设,学科课程“下水”,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拆除“大学围墙”的封锁,打破“教育垄断”壁垒,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单一模式,资源型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探索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成为了选择的可能,自主学习走向各个社区。通过评审和批准建设,让各学科课程都具备“教育技术属性”。
  3 技术“下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教育部在2000年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15],通知不但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计划,还特别强调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通知发出后国内展开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浪潮,也取得了许多成绩。由何克抗、李克东和王本中[16]主持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就曾覆盖全国数十个省市,上千所中小学纳入教改试验。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成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典范。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让信息技术“下水”,有效地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促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
  
  四 深度构想:“下水”成果的进一步应用
  
  我国为教育技术的“下水”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尝试,教育技术实践在中小学搞得轰轰烈烈,但大学校园里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们有必要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下水”成果进一步应用到大学校园,特别是师范院校,这个培养未来教师的圣地。
  1 构想一:对高年级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认证制度,开展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并以此作为师范毕业的评价依据。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是针对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一个能力认证考试,要求中小学教师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培训并参加考试认证。高年级师范生作为“准教师”或“职前教师”,理应纳入到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当中。师范生在校期间有一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修课程,要求师范生毕业前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如果师范生毕业后再去参加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考试认证,其实就相当于重复培训造成浪费。笔者认为应该以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及能力标准为依据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根据各专业特点对在校师范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并参加全国考试认证,等同普通话过级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分一样,以此作为师范生毕业的必须条件之一。
  2 构想二: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开展大学新课标改革。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由试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给中小学师生带来全新的理念,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学习方式,甚至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可是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很多学校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杜威1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今天还沿袭昨天的教育,那么我们将失去孩子们的明天。”,“不要限制你的孩子在你自己的学识里,因为他们出生于另一个年代”2。如果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不开展新课程标准改革,不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成果应用到高校课堂,又如何教我们的师范生毕业后去适应新课程教学?美国教师Karl Fisch3在其影片《Did you know ?》中写道:“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问题”,更何况我们面对的只是目前已经存在并取得成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有必要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开展大学课程改革,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大学课程,言传身教,让师范生体验新课程模式,切身感受新课标理念,毕业后才能有效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根据大学各学科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增加活动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比重,强调学习知识和知识应用并重,提倡应用行动研究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做中学”,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增加过程评价权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要求上升到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目标[17]。
  3 构想三:开展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起始于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研究的热点也局限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很少有人研究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的整合,而研究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整合更是一片空白。“教育要实现现代化,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不能不从观念、思想、方法、行动上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18]而这种革命同样应该发生在大学校园。上海某高校的一位博士在为某大型报纸传媒解释“跳槽”与“卧槽”时说“卧槽泥马”一词是出自《战国策》[19]。上网搜索确实有相关文言文段,但翻遍《战国策》却找不到这样的典故记载。其实“卧槽泥马”纯属网络恶搞,是由那句国骂的谐音演绎而来,而这位博士却不加批判地引用并将言论发表在媒体上,足见该博士信息素养(辨别信息能力)的缺乏。因此高校同样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笔者认为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高校各学科教学之中,衔接中小学阶段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大学生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能力培养,明确自身信息需求,提高获取、评价、利用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专业问题。这样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定期培训,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要求教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教育技术公共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
  4 构想四:对师范院校教师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及“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是Intel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全球性的免费培训项目,项目开始于1998年,2000年在我国上海、北京试点,2002年正式在全国推广,该项目被纳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教育部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北京签署“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启动了“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免费培训项目。根据该协议,微软将携手相关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合作伙伴和广大学生,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变革。5

  两个项目都是基于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都和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密切相关,面向对象也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虽然说英特尔未来教育之核心课程项目是“面向具备电脑应用及项目式学习基本技能的在职教师和师范生设计”,虽然说“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师资培训中心都设立在师范院校,但项目却并不对师范院校教师培训。笔者认为应对师范院校教师进行两个项目的培训,依据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培训者”和“教师教教师”的培训模式,由师范院校教师进一步培训在校师范生,再由毕业后的师范生影响其所在工作单位教师,如此可以扩大两个培训的辐射范围。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有一定基础且相对范围缩小,可以节约教育成本。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教育技术研究的关键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2-35.
  [2] 黎加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J].远程教育杂志,2008,(5):79.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88.
  [4] 何祚庥.跳下水去学游泳[J].小学自然教学,2001,(11):1.
  [5] 亚川.下水:创作与古诗词鉴赏[J].集宁师专学报,2000, (3):91-94.
  [6] 黎加厚.杂志为什么不用你的稿件?[J].远程教育杂志, 2007,(6):79.
  [7] 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1998-5-18(2).
  [8] 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1):3-10、(2):21-29.
  [9] 秦炜炜.教育技术学“怪”在何处[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27-32.
  [10] Observer.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J].中小学电教,2005,(4):73-76、(5):78 -80.
  [11]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9):3-8.
  [12] 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5-9.
  [13]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Z].北京,2005, 4.
  [14]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北京,2003, 4.
  [15]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Z].北京,2000,11.
  [16] 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 (1):3-10、(2):21-29.
  [17]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2001,6.
  [18] (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1.
  [19] 钟志贤.“卧槽泥马”现象[J].远程教育杂志,2009,(3):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4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