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论述了美国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体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强调自主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论,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继续教育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师 专业化发展
  [作者简介]蔡寄平(1968- ),男,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高职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开封 47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ZX-36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48-02
  
   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愈加重视,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经验。
   当前正在进行的体育专业第二期课程改革,对原有的课程观念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它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体育健身需要”,旨在通过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些新的课程理念要向教学行为转变,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综观国外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师方面的因素往往成为左右改革的关键。要成为称职的新课程的实践者,需要全体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一、美国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对于教师专业化的界定,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标准大纲》,其为界定教师专业化提供了标准性文件,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五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应停留于解决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教师要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第三,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做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要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学习;要鼓励学生完成作业;要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情况。第四,教师要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做出选择;要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要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第五,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要与其他专家合作,提高教育效果;要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要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体育教师专业既包括体育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体育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要求。第二,国家有体育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体育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师作为专业,需要一定的从业资格,最基本的要求是拥有独特的专门知识,包括精深的科学知识和广博的体育文化基础知识、精湛的体育技术和技能、艺术性的教育与教学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一个具备体育教师基本资格的人,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磨炼以及自身的不断反思。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以下实践性条件:对课堂的把握、监控、管理能力,组织、传递教学内容的能力,融洽师生关系的能力,形成独特的交往风格(语言风格)的能力,教育探索、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实际上,体育教师职业在具备了上述标准后还不足以成为专业,还必须以它培养的人才来确证自身的专业地位,即体育教师的教育过程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教育理念尚待更新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技能熟练模式,即认为教师的专业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技术所制约。另一种模式是反思性实践模式,它认为“教学实践”是一种包括了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社会的实践活动。
   这两种模式勾画的两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各有其合理性,却又难以统一,由此形成塑造未来“教师形象”的两难选择。而且多年来,体育教师进修的内容大多停留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问题。因此,教师教育理念尚待更新。
  (二)教师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包括“园丁工程”在内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标志着我国的教师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过许多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1.确立“一体化”(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教师教育体制。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分别由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实施,但是后者的专业化水准与教育学术水准远远落后于前者,因此,取消教育学院的建制,由师范大学统一规划并承担职前职后的教师教育,势在必行。
   2.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要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聘任制,破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和“身份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3.改进在职“研修制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研修中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偏差,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增加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实验、课程开发的机会,倡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
  
   四、发展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策略
  
  (一)强调自主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论
   传统的线性和封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多视角、多纬度的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正在不断孕育生成。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策略和任务,因此,全体体育教师要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既需要推广和实践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亦需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
   当前进行的第二期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各方面大力协作,形势很好,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穿新鞋,走老路”,而是要端正态度,自我反思,紧跟课程改革的脚步和节奏,更新教育观念,善于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自主学习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转换角色,努力实施新课程。
  (二)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培训
   学校是体育教师发挥才智的“家”,也是实施体育教学的场所,所以,学校要借助于各种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学校体育教研室可采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经验。也可以加强个体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强调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交流。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学校、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与交流,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借助于大学或教育学院的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力求体现“以校为本、以过程为本、以质效为本”的理念,提高体育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体育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三)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继续教育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体育教学研究单位和体育教师自身要协同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网络化的继续教育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制度,搭建信息平台;体育教学研究单位要强化课程改革意识、课程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体育教师科学文化素养,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开设以实施新课程为主题的短期教师培训班,让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把“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师自身要努力吸收不同流派的精华,以开放的姿态去接纳一切新事物,形成并保持终身学习、研究教学的意愿,掌握反思、研究教学的能力,做到“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6-68
   [2]马立.关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3(6).
   [4]吴家琳.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分析及发展[J].体育学刊,2003(2):75-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3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