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矿井通风与安全》的课程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刚

  摘要:《矿井通风与安全》是一门煤矿类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及授课技巧等几方面,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在当今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发展应用的时代,采矿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作为技工院校煤矿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于缺少通风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中职院校煤矿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到煤矿。作为未来煤矿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工作者,必须将通风安全学好,融会贯通。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教具、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个人在对该课程的教学点滴体会。
  一、紧扣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矿井通风与安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矿井通风,二是煤矿安全。该教材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都有其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大纲,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等进行教学。
  在讲授矿井瓦斯一章内容时,从瓦斯的性质、瓦斯爆炸发生的机理、原因、条件入手,结合现场瓦斯管理的经验,分析个别矿井瓦斯爆炸的典型事故案例,并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使同学们深刻理解瓦斯爆炸的原因(重点)、引起瓦斯爆炸的条件(难点),从而掌握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瓦斯爆炸的条件与煤尘爆炸的条件分别列出,让学生对比其相同与不同点,既能加深记忆,又能突破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巩固新知识、复习已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在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中,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演示及实物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和投影仪为主体的多媒体及技术,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具有声、像、色、动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可制成有文字、有图表、有色彩、有动画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具有鲜明色彩和强烈动感的画面,清晰显示在大屏幕上,音像互映,图文并茂,听看兼容,使学生由“听报告”变成了“看电影”,易产生新鲜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讲述掘进通风方法中,学生学习时感到知识点模糊、理解起来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清楚地掌握掘进中局部通风机通风的三种方式,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清晰、明了、直观地反映压入式、抽出式和抽压混合式中风机、风筒及其供电设备的安设位置和安全要求,并对这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在大屏幕上进行图解对比。同学们易理解、易掌握。
  (二)实验室模拟演示教学。在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中,运用演示教学,从形象生动的直观出发,可使学生获得明确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矿井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和回采区段通风时,大多数学生没有下过矿井,觉得这个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矿井是如何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的设置、作用。我把学生带入通风实验室进行教学,首先,让大家观看模拟煤矿矿井,指出矿井通风系统中进风井、回风井的位置和进风路线、回风路线、采煤工作面,告诉他们风门、风墙等通风设施安设地点及作用;然后启动模拟矿井通风演示按钮,标志红灯的进风不断进入进风井,进入井下巷道,进入采区、采煤工作面,标志着污风的黄灯从回风巷道、回风井至地面不断地回出。在演示中,为了加深学生对风门等通风设施作用的认识,在矿井巷道内一处去掉风门,正在通风的风流会发生什么变化情况等内容。通过模拟演示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
  (三)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不但动脑还要动手,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并且具有熟练操作水平。如在讲述该课程“风速的测算”内容时,要求学生既要熟悉风表,又要会操作使用它。课堂中,教师拿着风表仪器,一一告诉风表上各部件的作用及测风速的步骤、方法,然后进行示范操作。接着,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入实验室巷道做实际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督促并分别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操作结束了,同学们掌握了风表的使用,但仍热烈地讨论有关风表的结构及类型。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依托教材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成果,以便将这些新科技知识融入到课程中予以讲授,这样,学生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接受新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在讲授瓦斯治理时,给学生补充讲授了“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部分新内容。在讲述矿井防灭火技术时,增加“三相泡沫防灭火机理及在焦坪矿区的应用”。增加新知识、新内容后,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品质。
  总之,通过以上几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志刚等.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与放灭火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范志海.三相泡沫防灭火机理及在焦坪矿区的应用[J].陕西煤炭,200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