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课标下中学生物探究性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艳英

  摘 要: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主旨,生物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众多的事实和理论,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广大中学生物教师对“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的认识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必须努力建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力改自己的角色,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动脑思维的主动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就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从课堂导入、课堂组织、课堂总结三大环节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展开探索。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主旨,生物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众多的事实和理论,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广大中学生物教师对“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的认识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必须努力建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力改自己的角色,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动脑思维的主动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呢?
  一、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今天,学习情境的创设显得非常重要,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生物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创设生活情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问题。例如在学习《植株的生长》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你养过花儿吗?家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你听说过“无土栽培”吗?……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从而逐步形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探究的习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那种强烈的主动探究的兴趣得到了培养,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进行。
  二、耐心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做到了精彩的导入,只是做到了成功探究课堂的一部分,探究式教学是否成功与学生的参与程度还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重中之重。
  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一名教师的亲和力,增大教师的人格魅力指数,从而使学生愿意参与教师所设置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其次,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利用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探究的条件,让学生敢于实验、乐于探究,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我提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阳光、水分、空气、温度都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吗?”讨论时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坚持光照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他们继续做“光照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吗”这一探究实验,把探究活动引入新的境界。新教材中的实验大部分都是探究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在手动、眼观、耳听、脑思的过程中完成,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放弃不合理的权威与不平等的压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现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为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三、及时小结,升华课堂教学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