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纵横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大臣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并非遥不可及。《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提高的三方面内容。归结起来是两个字――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就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呢?
  1.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订阅《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纸杂志。
  这些报纸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纸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间进行大量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要启发和点拨即可。
  2.抄写、背诵。
  每星期布置三篇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又可以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最有效的手段。
  二、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因此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作文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如果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三、关注生活是语文教育的落脚点
  关注生活,不能只停留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一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把课堂视作学生生活的场所,了解并熟悉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课堂生活质量,并想方设法提高其质量。因为一年五十中,学生有四十个星期在学校,占76.9%;一周七天中有五天在学校,占71.4%;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白天几乎全在学校;而在学校就以课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这样,语文教育就必须以课堂生活为落脚点,把人的培养、生命教育等熔铸其中,并由此关注生活。
  四、大量读写是学好语文的保障
  学语文仅靠读几本课本,学写作只靠每学期的8篇习作,这无异于摸过几次乒乓球拍的人就想当世界冠军,只有大量读写才会厚积薄发。上学期我到图书室借了很多书,让学生课外多读优秀书籍,到学期末少部分学生已慢慢爱上阅读。
  五、加强学习,强化“内功”,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本身的素质,直接关系有效课堂的实施,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效。
  教师要摆脱当教材内容更新、丰富时或学生思维活跃时一筹莫展,惊叹“这书没法教了”的尴尬局面,唯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学养。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李叔同先生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课上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激发“学”的情感,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法,而且要具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负责、踏实的工作态度,切实把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六、重视作文的“升格”
  一篇平庸的作文,在某一方面做一些并不复杂的修改,有时可以升格为二类文甚至一类文。让学生看看升格前后的作文,让他们对这两种文章进行对比,进行辨别,通过对比找出优秀文章与一般文章的不同之处,可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写作的“眼光”(也就是对文章起点的确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星.谈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2]杨海艳.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