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后喻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论文阐述了“后喻时代”的概念、特征、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了后喻时代悄然而至,高校教师面临着特殊严峻挑战的事实;围绕着论文主题――高校教师如何做好后喻时代角色的转换提出了要以正确的思想与心态把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后喻时代 挑战 高校教师 角色 转换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003-02
  
  当今世界正朝着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知识创新和“学习型社会”时代以及“后喻文化时代”。新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概念中教师所担当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1 关于后喻时代
  1.1 相关的基本概念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于1970年撰写的著作《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Culture and commitment)中最早提出了“后喻时代”的概念,她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前喻时代”、“比喻时代”和“后喻时代”。前喻时代的基本特点是:文化之传递依赖于生物学有关的世代接替,晚辈向长辈学习,缺乏疑问和缺乏自我意识;并喻时代是指:先前文化的中断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人们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即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而所谓的后喻时代,指的是人类已经开始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这种新生活使年长者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丧失了传喻的价值,却激发了年轻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因此后喻时代表现为一种“反向社会化”,即晚辈给先辈传授知识和文化。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
  1.2 后喻时代产生的基本条件
  后喻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反哺现象。产生这种现象要有以下基本条件:
  (1)青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有极大的提高,社会作用突出;
  (2)高科技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其自身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变化的速度日新月异;
  (3)网络化实现了信息的极大丰富和极速传播;
  (4)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行发展的根本动力;
  (5)年长者的经验在新时代中丧失了传喻的价值;
  (6)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这是区别后喻时代与并喻时代的重要特征。
  
  2 后喻时代悄然而至
  2.1 产生后喻时代基本条件的关键时期
  在米德提出后喻时代概念的时候,后喻现象只是初见端倪,或者说正处于一个基本条件迅速成熟的时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整个世界经过了60年代的大动荡,大洗礼,进入了青年人主宰天下的时代。二战过后出生的婴儿成长起来,成为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新生代青年,他们与传统决裂,与老一套告别,追求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讲求个性化的人格实现,由此确立了年轻化的理性形象;
  其二,“二次大战以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光通讯技术、海洋工程、空间开发,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都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无以逆转的变化。未来再也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今天的发展之果。”①
  这两个方面的巨变和突破促进了其它产生后喻时代条件的迅速形成。可能当时人们对后喻时代的概念还很模糊,觉得距离还很遥远,不以为然。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你就会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逐渐清楚地意识到后喻文化反哺现象的真实存在!不论你对后喻时代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它都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悄然向你走来,进入你的生活。
  2.2 体验后喻时代
  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在不经意间超高速地进行着,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撞击和深刻的体验:昨天还只是极少数富翁手持的大哥大,今天已变成几乎人手一个的多功能强效手机;昨天还只是286-386电脑,今天已变成Core 2 Duo……;高校教师的体验也是真切的:昨天还只是一根粉笔,一个版擦,“在螺丝壳里作道场”,今天,网络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则将课堂扩展到无限的时空之中;过去对新知识、新信息所拥有的数量和提前量的优势,如今则日渐微弱,甚至于有相当的内容是反向从学生那里获得……。体验后喻时代,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这些以往是长辈们传授给晚辈的拿手本领,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变迁中,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越来越失去它的魅力;年轻人越来越发挥出他们创新、学习、敏锐、身体力行、高效、应变等诸多方面的强劲优势;长辈们开始转而向晚辈们学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3 高校教师所面临的特殊挑战
  这里使用的“教师”概念,取其总体抽象的意思,即传授知识,教化于人的人。隐去了在现实中教师个体的年龄差异,将教师作为长辈的化身来用。同样,文中所用的“学生”概念也是一个总体晚辈的概念。
  后喻时代的巨大变迁给社会的各个群体以一种深刻的触动,而首当其冲的是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中国有着将教师称之为“先生”的传统。先生,先人而生,先知先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是其享受被尊敬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些在当今日渐创新的时代则愈发贬值,新知胜过经验,行动优于思想,年青人备受推崇,敢于挑战权威是一种美德,务实、效率与灵活应变是能力的证明。教师(先生)――习惯了教育人的人,如今要反过来向学生(后生)学习,其所承载的压力和痛苦是巨大的。毫无疑问,文化反哺对于长辈的化身,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仍然要求其肩负起教育和培养人的职责,这就把教师推到了后喻时代正哺与反哺矛盾的风口浪尖,所面对的是带有双重矛盾冲突特点的挑战。
  
  3 面对后喻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教师如何作好角色的转换
  挑战,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眼前,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关键是要以正确的思想与心态把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这里所讲的主动权意味着主动的思想准备和积极的行动实践两个方面。
  3.1 作好观念的更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这一点主要指思想上的主动。为米德著作《文化与承诺》翻译的译者作过这样的评论:“以往,人们往往把代沟产生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年轻一代的‘反叛’上,而米德却进一步把这种反叛归咎于老一代在新时代的落伍之上。以往,尽管也有人强调两代人之间应该进行交流,但他们往往把建立这种交流当成恢复老一代对新一代教化的手段;而米德却申明:‘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这种经历或许是惨痛的,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你若不想落伍于时代,就只能努力向年轻人学习,因为今天正是他们代表着未来。‘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②这段表述对于把握思想上的主动很有参考价值。只有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意识到后喻时代到来的先进性和必然性,才能以敞亮的心情去面对和接纳严酷的现实;用豁达的心胸去理解和包容周围的一切;用健康的心态和勇气去抛弃,去学习,去迎接新的知识,开创新的天地;才能主动在与学生的交往对话中,与他们建立起既是导师,又是朋友,还是学生的新型关系。
  3.2 放下架子,坦然地向学生学习
  这一点即涉及到思想上的主动,也与行为上的主动相连。因为要做到坦然地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这对于习惯于“师道尊严”的高校教师来说实属不易,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如果没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是无法真正做到的。同时也应看到:坦然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地位,相反,却会赢得被学生的尊敬。因为坦诚可贵,战胜自己可贵,以积极的姿态重塑自我更可贵。
  3.3 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这一点主要指的是积极的行为实践。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强加给每个人,尤其是教师的身上都会有知识匮乏和知识淘汰的强烈感受。如果说“匮乏”是一种常态表现,通过学习可以补缺,不足以造成致命的威胁的话,那么“淘汰”则意味着你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过时,这足以引起你的恐慌,因为你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必须从头学起。要想根本解决知识匮乏和淘汰的问题,努力学习,与时俱进这是唯一的途径。作为高校教师,要成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永久实践者。
  3.4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的心态
  在后喻社会,有价值的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此种能力的获得或保持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依赖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的态度。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们营造的是大脑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积极主动的态势。
  3.5 扬长补短,做一个思想者和引导者
  网络化信息时代,教师在对新知识吸收的数量以及快捷程度方面,在创新实践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这里面不仅存在生理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一个经历心理上放弃老知识的痛苦过程。短处无法避免,也是不可回避的,只有通过主动地正视弱点,积极地学习补充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与“补短”同样重要的是“扬长”。虽然教师以往所拥有的在知识经验积累方面的显性优势正在渐渐失去,然而在思想成熟深邃方面的深层优势依然存在,而且逐步代替前者,成为后喻时代教师的核心优势,具体表现为:高瞻远瞩,心胸博大,立意深远,运筹帷幄等特点。后喻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对世界、人生和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认识和把握,能够提出有份量,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课题,有让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后喻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彻底跳出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框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帮助青年学生摆脱其文化中“离经叛道”、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展方向,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顺利走上成才之道。
  3.6 把握好度
  不是说进入了文化反哺时代,高校教师就丧失了所肩负的培育人才的职责;也不是说就丧失了智慧和所有的优势。相反,后喻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有大智慧,大胸怀,在自己研究领域有大特长。因此,在放下架子,反过来向学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程度,要树立:既谦虚又自信,既勇于抛弃陈旧又积极向上自新,既审时度势又立意深远的高雅学者的风范。
  后喻时代已走入我们的生活,文化反哺的特点使高校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挑战是严峻的,在思想和行为上掌握挑战的主动权是高校教师拥抱新时代应具备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2.
  [2] 华夏心理网: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 .
  [3] 维基百科:玛格丽特・米德.
  ①②摘自该书译者对玛格丽特・米德所作的前言介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2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