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共勉学习微细加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人才为目标,在加强理论授课的同时,对《微细加工技术》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以问题驱动,实例分析,由浅入深的内容安排为主线,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收集的内容,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微细加工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050-01
  
  1 引言
  国际上已将生命、信息、材料、制造并称为21世纪的四大科学技术,作为制造科学技术一部分的微细加工技术对生命、信息、材料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MEMS技术已列为21世纪关键技术[1]。为此,我校针对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微细加工技术》模块选修课程,该课程内容比较新颖、涉及领域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由于授课教师仅熟悉其中一部分内容,其它部分内容只是从书本上学习获得,没有实际研究和操作经验,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因此,讲授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同时实验方面也受到学校的科研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接触到少量几种微细加工工艺设备。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提高对微细加工技术的认识是本课程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
  微细加工技术是一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涉及到微电子学、信息学、材料、能源、制造、测试以及纳米技术等多个学科。该课程针对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和需求,以微米尺度零件的加工为主线,力求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微机械与微细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微细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对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捕捉能力,使学生具备选择有效微细加工方法的能力,为研究生深入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1]。
  
  3 微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1 丰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就是教师的教案,囊括了课程的所有内容。由于《微细加工技术》课程内容较多并且枯燥,所以在教学课件制作上,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形式上使课件分丰富多彩,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等是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抽象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在内容上,教师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还应该收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势以及典型研究案例等充实到教学课件中,尤其是对应用方面典型案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各种微细加工方法的应用,加深对各种微细加工方法的理解。
  3.2 合理安排课时,加强重要内容教学
  《微细加工技术》课程涉及学科众多,知识点较多,内容复杂,为此,在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授课时间,保证重要知识点的授课时间。在加强微细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的让学生掌握微机械与微细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微细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授课时教师应以问题驱动、实例分析方式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3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兴趣是学习之母,所以授课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必将带来良好的听课和学习效果。但是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比较新,枯燥难学,同时教师本身对部分内容理解不很深入,授课平淡,使得学生对此课程兴趣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一些加工实例,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相应的微细加工方法,并对各种可能的微细加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加工方法。此外,在授课教师熟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把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示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3.4 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及学术表达能力
  《微细加工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科交叉,学生只能对重点内容进行较为深入学习。在实际研究中,这些知识仅仅是基础,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更深入的微细加工内容,这是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和表述等方面的培养,使之具有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学术表达能力,为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本课程教学组所有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收集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研究方向的内容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研究方向的内容。为了提高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将这部分内容做成PPT,并在讲台上作学术报告,回答其余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锻炼。最后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讲述情况和内容做简短的评价。例如07级硕士研究生谢磊同学做的关于“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方面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离子束加工方法在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效果非常好,这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学生感到非常新颖。又如赵培君同学做的 “MEMS技术的军事和生物应用”的学术报告,激发了学生对MEMS技术的兴趣。
  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让学生上讲台,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有关部门对此项改革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4 结语
  “让学生上讲台,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方法给《微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但是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学术表达能力有待于根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振龙等.微细加工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明杰.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校教育研究,2008.
  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about Susan Brown?
  A) She works 6 nights every fortnight.
  B) She does not take part in social activities in her working days.
  C) She has been a night nurse in a hospital for about 25 years.
  D) S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her present job.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即推断出全文的言外之意。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去理解听力材料中话语所隐含的言外之意,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以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真正目的和意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5结束语
  
   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交际教学法。它给交际途径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反过来,交际途径法又把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去。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我们也改变了语言教学的传统观念,即语言教学不仅要教语言、语法和词汇,而且有必要研究语言使用的语境,包括语言的使用者,他们的行为和信仰,语言研究的对象与词汇的选择等。在外语教学中,言语行为理论把外语教学提上了更高的水平,它给语言教师很大的启示:单纯教会语言技巧是不够的,作为教语言的教师还得教会语言学习者如何在交际过程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语言技巧,使语言学习者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交际能力。在听力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的语境下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中的一些话语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它隐含的真实含义,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 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侯孟青,李红平.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点分析.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4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