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革高校现行教学模式和构建新的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证券投资学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证券投资学、证券基础知识、证券上市与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期货与期权投资、公司并购与重组、证券投资基金、资本市场与融资管理、证券投资法学、证券投资心理学等、证券软件使用等课程。
  从近年来各高校的教学活动来观察,面向金融学专业,开设了证券投资学、证券市场、证券上市与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学等课程;面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普遍开设了证券投资学课程。证券投资类课程已成为校内个专业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教育类课程。但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对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理解模糊化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教学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模式探索呈现出百花齐放景象,如何区分其种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教学模式。一般说来,教学模式的分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从教学的目标、任务、条件和作用等外部因素去寻找分类的依据(结构分类)。另一种是从教学的程序、组织形式、动力因素以及它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等内部因素中寻找分类的依据(功能分类),从理论上说,结构分类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要比功能分类可靠一些。但是迄今为止,一线教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统一的内在结构了解甚少,所以结构分类目前看来还比较困难,采用的比较多的还是结构与功能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定位概念化
  “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清楚: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却往往变成:“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于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交易等等,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毕业之后,能动口却不能动手,能考试却不能交易。学了证券投资学的所有课程之后却不懂证券交易,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亟待改变。
  
  (三)证券投资学的教材教条化
  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本应该使学生学会:投资工具的特性、市场趋势的判断、交易对象的选择、价格运动的分析、交易时机的识别与把握、交易经验的获取以及交易风险的控制等。然而,现有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并没有突出这些,特别是我们现有的教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国外理论的介绍过于呆板,甚至相互传抄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对价格运动本身的研究做得不够,这急需扭转过来。
  
  (四)证券投资学的师资队伍理论化
  主要是真正懂得证券交易或有过证券交易经验的教师比率太少。同时,专业任课教师的培训,充电与提升的措施不够。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了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而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五)证券交投资学的教学过程形式化
  在教学过程方面,证券投资技能的学习需要技术设备投入,需要有仿真实验室,需要有大量的仿真模拟实验或实践锻炼。同时,证券投资技能的学习,也需要教师能够在交易实践上进行正确引导。然而,由于经费投入等原因,目前近半数以上的高校没有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或者已经建设的金融证券类实验室,缺乏后续投入,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利用率很低。
  
  三、改革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首先,从金融活动自身的特征看,金融业是一项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人类活动,金融类教育教学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其次,从金融业在产业经济结构中的变化趋势看,金融业还是一个依靠创新寻求发展的先锋型行业,知识结构的更新需求非常旺盛。开发金融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检验金融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以上述认识为基础,应将金融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为此必须更新金融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配套的系列改革。证券投资学系列课程作为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块,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教材选择和使用:面向实际、面向国际
  近年来,证券投资类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西北高校也不例外。一方面国内教材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外经典和名校的教材不断引进来,教材的可选择余地大大增强。为保证教学质量,所用的教材主要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证券、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过于追求理论的前沿性和篇幅的规模,而忽视了投资基本知识和规则的介绍。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证券投资知识的理解,还应从相关书籍、杂志、互联网中收集了丰富的资料,结合自身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与各章节内容相衔接的实战指南或案例。此外,有选择的使用一些国内外的经典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从原版教材中感受国际证券投资的教育思维,是提升学生国际化适应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教学方法:原理讲解+讨论与分析+实操+见习
  证券投资活动是一个既高度依赖理论又注重实际操作的领域。适应证券投资活动的这一特征,从教学方法看,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关键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学习体验、操作练习的关系,做到教、学、练的统一。基于这一认识,需要设计一个“原理讲解+讨论与分析+实操+见习”的教学方法体系。首先以凝练的方式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建立起各种视角的证券投资理论思维框架;然后再用直观实例或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最后,通过模拟炒股和证券营业部参观、见习等提升学习者的市场感觉和实战操作技能。
  从我们对《证券投资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看,同学们对这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总体上持肯定和积极支持的态度,“建议老师多增加案例分析与讨论,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加强实践演练,增强专业分析与操作能力”,并对案例分析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开始讲解证券的基础知识,再进行案例教学”;“应通过案例、实践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枯燥灌输”。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现代教学平台与互联网+虚拟电子商务沉浸式训练
  电子商务沉浸式训练,是美国商学院培养高层管理人员时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内涵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展教学并进行网上模拟或实际交易。首先,老师以PowerPoint和Director为平台,综合运用多种应用软件,制作《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等课件,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直观有效的形式,改进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为例,可以通过安装《大智慧》、《同花顺》、《赢证股市分析软件》等共享软件,可实时观察我国两个股票市场、三个期货市场及香港联交所等市场的运行动态,并进行实时解盘,大大提高学生对证券市场的真实感受。
  从我们对《证券投资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看,同学们对运用课件、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在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持明确肯定的和渴望的态度。有同学对此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就是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或者是网络教学”,“应当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摒弃枯燥无味的文本教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课堂使用Internet技术,连接上网,作具体的讲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0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