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重境界、双重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片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史铁生在20岁时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身体残疾以轮椅为伴,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这种生理上的“缺失”转化而成的“缺失性体验”,才使他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内驱力”,即一种潜意识的“反弹”。
  作家的“缺失性体验”是指作家处于生存的某种缺乏或痛苦之中而产生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审美把握,是某种“缺失”状态下的“不平则鸣”。命途多舛、双肢残疾的史铁生虽无“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物质贫困,却有着更为深刻的“被命运击昏了头”的精神“缺失”。他“经常是发了疯一样的离开家”,“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他的“反常规”、他的“苦恼意识”,使他处于“机体失衡”的缺失状态中。
  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了地坛,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他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大,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个人的痛苦都失去了分量,从而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灵魂上的解脱。
  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在海德格尔那儿表述为相对日常世界的“精神世界”)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一般的说,一个人缺失得越多,其获得的缺失体验就越深刻。对于有着“作家意识”的史铁生来说,他把这种缺失性体验“自觉”地转移到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悟上。荒芜的地坛是“缺失”的,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生命唤醒了史铁生与地坛“同病相怜”的意识。这种意识既填补了作家躯体上的“缺失”,也激活了其精神的“复苏”,于是便有了作者笔下的“生死观”。作家的这种感悟坦白而深刻:“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教给我们这件实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当人的精神不再“缺失”的时候,他必然会追求“物质”的富足。有着“作家意识”的史铁生自然会走上一条文学之路。他用沉重的笔丈量同样沉重的地坛,“真实的记录”了这座“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缺失”的生理终于有了并不颓废的心理,作家的缺失性体验升华成“丰富性体验”。
  沉寂的地坛,“复活”于作家的“缺失性体验”,也见证着作家的“重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8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