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许多在校大学生尽管已经学了多年英语,但仍然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甚至有些学生几乎不会说英语,显然这是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的发展形势的。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国际事务往来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对如何改善现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我国对具有较强外语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以口语教学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口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如何改善现今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目标
  
  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当某个人说话时,他首先受一种动机的支配,产生说话的念头――想说,随之他便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想说的内容上――说什么,然后再将想说的内容与言语的表达形式相练习――怎样说。这样,言语便产生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符合这样的规律。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中对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做出了规定性的要求,即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用英语进行讨论,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过准备后做简单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言、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群体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都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遇到复杂的情况就无所适从。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造成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完全得到广泛运用。口语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扮演着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难免进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思想误区。近年来,外语教学界“以学生为中心”的呼声不断,但由于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未摆脱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的束缚,因而宰实际操作中教师仍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扮演着单一的“传授者”的角色,而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及参与实践的人数都少得可怜。[1]在课堂上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以致很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在大班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学习者在性格、动机、态度、风格等方面差异很大,任何交际活动都不一定能使所有的参与者产生交际欲望,而“任何一种交际活动,若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每个参与者的交际欲望,其交际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
  扣”。[2]而且,在大班条件下组织的小组活动,如果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难以确保学生有平等的使用语言的机会。生性活泼的学习者往往很会说,而生性内向的学生却没有开口的机会或者不敢开口。再者高校学生在中学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更弱的状况,进入大学后又不是英语专业,因此不少学生感觉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底气不足,从而对英语学习兴趣也不大。所以很难在大班教学的条件下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三,口语课上的活动与人物设计及操练是为了强调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形式的反复操练。课堂教学的重心是以形式为中心的口头操练,这是一种语言准确性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语言流利的目的。但这种口语课堂上的“说”忽略了对学生个体有现实意义的真实经历及内容的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寓言输出会不断减少,并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口头交际的渴望,导致难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四,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体现出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课重视不够。学校一般设置一周4-6节英语课,而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信息量之大使得教师往往难以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两节听说课原则上是一节听力课,一节口语课,但如果听力内容较多,口语课就无法得到保障。
  第五, 现行评估标准单一。至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仍然是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这种评估标准已经落后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标准。而现行口语教学评价体系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忽视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传统教材、教法及评估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将学生作为整体来进行单一的目标设定并确定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无视他们作为学生个体的智力与能力的差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不能提升综合素质。
  第六,多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英语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就是拿到四六级证书,未就业做好准备。而这种学习动机是缺乏生命力和持久性的。
  
  三、改善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首先,大学公共英语课教师应增强有目的地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进行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还是英语听力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加入学生口头表达的练习。要说的是,这儿说的练习当然不是传统的以形式为中心的口头操练,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或是语法结构,而是让学生将上课内容与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是切身有感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老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给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口语练习内容,这是为了让学生保持练习口语的兴趣。比如,我们在讲解课文之前,通常会让学生听一遍课文的录音磁带。那么,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跟着磁带朗读,模仿语音、语调,如果是对话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切实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或听完一个故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先将一些关键词、使用率大的词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内容,这样能够巧妙地让学生将上课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上课内容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资料,上课时候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这儿需要强调的是,当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在进行口语练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切不可警惕地听学生所用的每一个词句在语音、语调、语法上有什么差错,一听到错误的地方,马上打断纠正,这样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影响学生完整地表达,甚至还会使一些本身就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不敢开口说英语。
  第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坚持用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老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开口模仿,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一开始学生可能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可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听力理解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观看录像带,原版故事片、英语系列教学片,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寓言输出量。
  第四,开设第二课堂。由于英语课堂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再加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多数是大班授课,课堂上不可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说的机会,仅靠课堂学习难以提高。开设第二课堂,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使学生体验形式多样的语言形式,创设较为真实的交际场景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1)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台为学生播放英语新闻、英语故事、英文歌曲、英美文化等,使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听提高说的能力。(2)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口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等。(3)可以利用网络条件,为学生制造口语学习环境。学生们可以利用校园网创设班级网站、建立英语口语聊天室和英语论坛。
  实践表明,通过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口语教学,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明显增强,英语思维得到强化,说英语的自信心及口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高。
  第五,将口语测试列入学期测试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给学生提高口语带来了一定的动力,也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使英语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结语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口语实际应用能力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急需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大力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摸索出恰当的口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尊重语言教学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注重从各方面研究学生,科学地优化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使教学大纲的要求得到全面充分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尤其达.改进“视、听、说”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外语界,2005(4)
  [2]Ha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gmon,1989
  [3]刘海燕. 论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刘润清,戴曼纯.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9
  [5]孙艳,王大伟. 输入与输出对口与发展的影响 [J] 外语界, 2003.3
  [6]冯涟漪.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 外语界,2005.2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9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