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纪玲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词句,激发想象;巧妙扩展,激发想象;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借助图画,激发想象,等等。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现代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利用词句,激发想象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词句是有概括力的,只有借助想象化抽象为形象,才能恢复其生机,焕发其兴趣。没有想象就无法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阅读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他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其中“杨梅树贪婪地吮吸”“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等句子如不通过想象,学生很难理解。我抓住这些关键词句,通过“细雨如丝”激发学生联想丝棉的柔软与细密;由“伸展”联想摆脱束缚后的舒畅和轻松。整段文字可激发学生将春雨中的杨梅想象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吮吸着甘甜的乳汁时那种迫切的动作和欢快舒畅的情绪。通过想象,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那种在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和蓬勃生机的动人意境。
二、巧妙扩展,激发想象
扩展,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一段文字材料,运用想象力,加以引申和补充,使之成为具体的形象丰满的立体图画和绚丽多彩的画面。教材中许多古诗内容含蓄,跳跃性大,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的余地。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进行巧妙扩展,培养学生想象的余地。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第三行“儿童急走最黄蝶”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提示:“那蝴蝶可真调皮,还像在追孩子。”想象春天里黄蝶的翩翩舞姿和孩子追黄蝶时的天真、活泼、可爱的模样。教学第四行“飞入菜花无处寻”时,借“为什么无处寻”一问,引导学生想象菜花的多、艳、美。再如《咏柳》,可引导学生想象垂柳的婀娜多姿,枝条的轻盈飘逸,细叶的玲珑剔透,春风的神奇魅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志愿军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抽动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来展示语言渲染,以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把学生带到1958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通过适时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部分场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场面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其深刻地理解了五壮士英勇的行为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启发思维,激发想象
思维是想象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跳水》一课,教师可提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如:孩子站在桅杆顶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除了船长准备开枪逼他跳水,使他得到补救外,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在学生想出很多别的办法后,再让学生读文中句子:“忽然人群中有人吓得大叫一声。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开始摇晃起来。”然后,再启发想象,使学生明白孩子面临着危险,当时只采用船长的办法最为合适。这样,学生对船长的机智果断就容易领会。
五、借助图画,激发想象
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如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润土》一课描写少年润土的外貌特点,而对“我”的外貌特点只字未提。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根据课文对润土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润土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农村少年,请试想象出“我”的外貌特征。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小组讨论后,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院子院子里,门都不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白净的脸,腆着大肚子。还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小礼帽,穿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也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院子里,身体一定很差,说不定一阵风都会吹倒。教室里“吵”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更深地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想象力。学生借助图画,依靠平时储存的表象,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外表到内心,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就能表达得生动、形象。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个语文教师永恒的主题,并非朝夕即能收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只要广大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时时刻刻抓住教材中的闪光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