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07-0149-01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共生于一体的两个面,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是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而言的,而这种价值的独特性正是将二者区分开来的逻辑起点。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教育本身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上,因此,本文也将从这两个维度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进行初步的分析。其次,在当今中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状况中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中等职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独特价值
  
  (一)中等职业教育对人的实践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是指‘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人类能力是指人这个类属所具有的实现和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全部本质力量…人的主体能力包括主体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人们运用物质工具改造客观外部世界,与自然实现物质交换的能力,即实现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它表现在人的劳动方式、劳动技能、劳动效果等诸多方面;后者指人们利用观念、语言文字符号工具反映外部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能力,如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意志力、思维力以及审美能力等。”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正表现在它对人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这可以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针、课程内容与培养方式等方面得以印证。
  (二)中等职业教育对人的生存手段和人生价值的获得方面的特殊价值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还在于它的工具性价值,即,为人提供一种生存的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中介。“它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物质生存状态,以职业性劳动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状态以及这种作用所产生的诸如人的社会地位这样的最终结果。”从生存手段讲,中等职业教育对教育的方向、层次进行了合理的取舍,立足现实的可能和需要,寻求个体潜质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生产”具有社会需求力的“商品”的能力,以此来获得生活的物质基础。
  其次,从现实人生的社会价值的角度讲,“在现代社会,‘职业成为人们谋生的必要途径,职业生涯成了人的生命历程的主要表现形式,职业属性成为人的社会属性最为重要的内容’,现代职业教育把人潜在的智力和体力资源转化成一种社会人力资源,并通过预期的专业分工和角色定位而使人高度社会化,使之成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整个相互依赖的社会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个人的社会价值由此得以确认。”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分流的一种选择,它承担着为此阶段的非普通高中的学生提供一种生存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的重要责任。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
  
  在服务于社会发展方面,普通高中的教育的价值一般体现在通过培养个体的健全、理性的人格来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以及整体传承人类社会的文明,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而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直接为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创造条件,实际上它还有通过协助个人角色定位来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这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的独特之处了。
  (一)从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中探悉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国大多把发展职业教育看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首先从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沿革来探究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
  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大机器生产的伴侣。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从初等职业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再到高等职业教育),两者相互促进。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这是兴起阶段,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新的生产力对生产者的智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出现了以工艺原理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尚未形成正规的制度,机构主要是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带有职工培训色彩。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确立的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由于经济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国先后通过立法建立了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形成初、中、高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前期是以初等职业学校为发展重点,后期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发展重点。第三个发展阶段为20世纪50 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生产日益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挺进,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各国政府的重视而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各国职业教育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探究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技能型建设人才,这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对中等专业学校实行的是按系统由各业务部门分级归口举办;技工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归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分由国家行业部门、地方各级劳动部门、厂矿企业举办;职业高中均由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直接举办与管理;以及当时供应导向的发展战略的保护。但是,经历了1996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最高峰之后,在90年代末,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来自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市场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从“供给”转向“需求导向”,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也正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没有成功的转轨,才导致的后来的就业与招生来源上的困难。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社会的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经济建设的关键性作用。
  
  三、中等职业教育在普及高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今年,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综上可见,在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两基”的形势下,“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全民的文化学历层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共同构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在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将表现出它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德伟 梁忠义主编:《国际后期中等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炎斌《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柳海民著 《教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修订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