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殿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今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但欢呼雀跃之余,亦有令人堪忧之处。某些看似精彩的课,在其浮华的表象后,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
  伴随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批判与反思,一些人便片面地对传统教学方法予以全盘否定,认为语文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才能体现主体性,大凡搞比赛,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制作课件、让多媒体进课堂,更有甚者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内声画影视,说唱做演,几乎变成了一台文艺演出。在好课评判上也把有没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当作重要的标尺,似乎没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就不是好课,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
  那么多媒体能不能用呢?当然能用。但怎么用,用在哪里,值得深思。媒体的介入,应予以认可,它以动静皆宜、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表现力,增强听觉和视觉感受,但只要轻点鼠标和键盘就可以把语文课上得灵动飞扬吗?我们思考的是语文课堂由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的确让人觉得好看,但学生到底能获得多少知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到底有多少值得咀嚼?恐怕值得我们深思。殊不知,仅仅有新花样的方案是流于形式的,是毫无价值的。教学上的创新应是对教学本质上的探索,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创新、去实验,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才有实效。
  其实,真正优秀堪称经典的课,用其擅长的简笔画,寥寥几笔,就勾画出空灵、隽永的课堂意境;用其和蔼亲切的言语,娓娓道来,营造了宽松和谐、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究其原因,他们的课都紧紧扣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或情感熏陶、或积累感悟、或迁移运用,形质兼备。一堂课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先进与否。用简朴常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出有“语文味”的课,那更能显示出为师者的功力。倘若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学生就一定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天地的无穷魅力,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发展,人文素养也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二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制定,无非是使语文教学能走出困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语文能力。许多老师注重学习的参与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重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新的学习模式,但有的老师却过于注重过程和方法,把它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都要将学生分成几人一小组,以求在让学生前后左右碰碰头,甚至还要让学生下位自由组合中获得创新的印象分。因而不管问题有没有探讨价值,需不需要讨论,硬是要热闹一番。一节课下来,该教的知识点没有落实,学生的能力未见长进。实际上有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甚至让那些不爱思考的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同时有些自制力低的学生还会乱中取乐,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合作学习华而不实。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集众人之所长,发挥集体智慧,所以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和深度,要值得探究,而且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而有的老师只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为讨论而讨论,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将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这就给当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怎样让教学真正起到引导、调节、激发、促进的作用?我认为实施互动合作的关键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会学生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生成学习的自悟意识与行为,以不断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三
  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实际。因为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课堂上就让学生一味地读,变换方式地读,以求所有问题都在读中、议中自行处理和解决。实际上这个办法并非适合所有的课堂。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大致年龄段为13岁到16岁,他们的认识能力、审美水平、经由社会生活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等,都被局限在相对低层次的水平。他们学习语言、阅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是从语言运用的范例中学习,从阅读实践中积累,进而从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阅读知识和规律。因此,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范例中,从阅读积累中琢磨作者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独特语言去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意和体验,进而将这种阅读感受和体验内化和强化,最终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如果文本或阅读的要求远高于学生的阅读实际,脱离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那么,学生与文本自然就难以找到对话的基础和对话的平台。回到了学生主体,中学阅读教学就有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任何一厢情愿、越俎代庖甚至超越学生阅读实际的行为,其结果必然与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期望相违背。
  四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于是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夸大地赏识和肯定,对学生不敢说“不”,深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但是赏识不等于放弃原则,一味地赏识和肯定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甚至会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绊脚石”和“糖衣弹”。只有恰到好处的评价、艺术的点拨,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只有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
  五
  初中语文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新教材在每一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全新的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对“综合性学习”不屑一顾:或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现成的参考资料宣读一番,或蜻蜓点水,抽课外时间轻描淡写敷衍几句;或干脆置之不理。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如教师不敢带学生外出开展活动,怕发生安全事故;一些农村初中没有安装电脑或没有接通宽带,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等等;除此之外,也有些主观的原因,如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怕麻烦,或觉得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等等。
  六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由此看来,综合性学习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首先,应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如备课组内集体备课,实行资源共享;其次,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如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评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领略生活的新天地。
  教学相长,学无止境。实施新课标道路漫长,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以上几点思考,供同仁批评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