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混龄区域游戏《春天》中看混龄教育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传统的幼儿园编班严重限制了幼儿活动和交往的范围。而孩子之间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老师的精力无法达到细致地照顾每一名幼儿。而且成人和孩子是无法完全沟通的,但年龄相差1至3岁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容易的。“混龄区域游戏”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实际的发展过程,关注每个幼儿实实在在的发展。
  关键词
  混龄区域游戏 混龄教育 幼儿主题
  
  混龄区域游戏,是指让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愿选择而在一起游戏的区域活动形式。当今混龄区域游戏正因其活动的开放性、社会性、动态性、个别性受到世界幼教同行的瞩目与关注。我们根据本园实际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异龄交往等理论的支撑下,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混龄区域游戏的研究》,对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充分挖掘了混龄区域游戏对混龄幼儿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现就混龄主题区域游戏《春天》为例,从混龄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看混龄教育的价值。
  一、 混龄主题区域游戏开展背景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要想让混龄幼儿较全面的掌握有关春天的信息,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挖掘、感受、体验和积累的。因此,我们在开展《春天》这一主题下的混龄区域游戏时,紧紧抓住了混龄幼儿共同的兴趣。
  如我们激发幼儿内在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搜集春天里的一些图书、图片和资料来园,投放在共有的材料筐中,为课程进展,深化主题做好准备。在材料收集的基础上,我们布置了以混龄幼儿为对象的主题墙《美丽的春天》。主题墙涵盖了《弟弟妹妹找春天》《哥哥姐姐找春天》两大块内容,孩子可以将各自找到的、绘画的春天图片陈列在主题墙,与混龄幼儿共同分享。
  二、混龄主题区域游戏价值体现
  (一)材料的共享
  混龄游戏的材料提供是影响混龄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发现,在提供混龄游戏材料时如果过多,过杂,反而会形成幼儿各做各的、互不交流、沟通的情况。
  经过讨论学习,我们尝试在混龄数学区域中设计了《有趣的毛毛虫》游戏。我们请大年龄幼儿教小年龄幼儿根据毛毛虫身上插放的数卡或点卡提示,用相应数量的夹子做毛毛虫的脚;大年龄幼儿则要求先计算出毛毛虫身上的加法或减法题,再根据得数用相应数量的夹子做毛毛虫的脚。就这样,在同种材料前,由于要求、难度的不同,使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幼儿满足了不同的需求,达到了预期游戏目标。
  在《混龄春之乐》游戏中,我们则渗透蒙氏班教育课程,将 “春”字用空心的华文彩云字体打印下来,引导大年龄幼儿教小年龄幼儿用印章装饰“春”字,大年龄幼儿绘画春天景色装饰“春”字。“材料的共享”既可以减轻老师准备工作的强度,也利于混龄幼儿间游戏同步性开展,促进了幼儿游戏时的互动交流。最后,老师还将孩子们共同装饰的“春”字布置成展板进行陈列。
  在《春季种植乐》区域中,我们则为幼儿提供了材料相同的种植容器,但细节处体现混龄特色。如让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分别用彩色卡纸装饰高的薯片罐和矮的薯片罐,然后请孩子在自己装饰好的薯片罐上绘画喜欢的图案,这样既能体现孩子的独创想象力,有利于幼儿浇花时辨认属于自己的花瓶,又体现了混龄种植的快乐。孩子们喜欢在午间散步时围在植物角,相互比一比,量一量,是哥哥姐姐种的小蒜苗长得快,还是弟弟妹妹的长得快,竞争意识很强呢!
  (二)资源的利用
  我们每个混龄区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个区域的成品往往会成为另一个区域的游戏材料。由于其开放性、互通性的特点,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丰富了游戏内容,推动了游戏开展。
  如大年龄幼儿动手能力较强,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发现到了大班后孩子们在“美工区”非常喜欢看着图纸玩折纸工作。因此我们鼓励孩子将折纸工作延伸到“建构区”中,引导幼儿将游戏时折好的各种小动物布置到混龄建构游戏《春天的公园》中,小年龄幼儿则在哥哥姐姐折好的小纸船上放上他们喜欢的小动物纸偶。游戏中,小班弟弟妹妹时不时兴奋地跑来,告诉老师,他们和哥哥姐姐要乘船带着小动物去红梅公园、东坡公园春游去呢。由此可见,混龄游戏所提供的弹性化环境资源能使幼儿在宽松的教育氛围中自主游戏。
  (三)知识的传递
  实行混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混龄游戏时,年龄小的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小年龄幼儿与大年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幼儿学习,得到大龄幼儿的帮助。
  如在混龄游戏《一年四季我知道》中,我们鼓励小年龄幼儿按四季交替规律分类摆放、讲述四季景色及动植物变化,而大年龄幼儿则对应摆放与四季图相匹配的成语如:春暖花开、炎炎夏日、秋高气爽、数九寒天。过了一段时间,小年龄幼儿对大孩子玩的成语游戏十分感兴趣,缠着哥哥姐姐教他们摆成语。而哥哥姐姐也很聪明,他们先教会弟弟妹妹春、夏、秋、冬4个字,在此基础上再教他们找含有这4个字的成语,放到相应季节的图片下。很快小弟弟妹妹也能象哥哥姐姐那样找成语、说成语、摆成语了。这种“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不仅让大孩子的知识经验很好地传递给小年龄的孩子。而且大年龄的孩子也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差异的学习
  在混龄游戏中,幼儿间存在很多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不同年龄孩子群体间认知的差异,也包括孩子间能力的差异。年幼儿童期望年长儿童能为他们做些事,年长儿童把年幼儿童看作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这种相互强化的差异意识创造了一种期望合作的氛围。
  如在阅览区中,我们改变以往投放一些简单的春天的图书,鼓励大小合作,自制图书《我眼中的春天》。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各自的经验进行绘画,小班幼儿绘画能力较弱,大哥哥、大姐姐就事先画好春天的花、树、小动物,然后把简单的涂色内容交给小弟弟、小妹妹完成。接着,又有大年龄幼儿提议编书的页码和制作封面。过了几天,又有孩子提议让老师给书写个“前言”。最后,孩子们还用订书器把做好的图书整理订成3个年龄段共有的图书。翻开这些小图书,你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是孩子们共同制作的部分,哪些是小年龄孩子做的。因为孩子们在书的每张扉页上都绘画了大标记、小标记加以区别。区域游戏时,大孩子会非常乐意地向阅读者介绍,这是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画的书……在大小共同绘画、制作中,不仅将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且让小孩子在与大孩子互动操作中,感知一本书从设计到完成的全过程,使孩子间差异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五)潜能的挖掘
  加强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多方面的交往机会,能充分挖掘社会交往等多方面潜能。如活动中期,我们将春季特有民间美食文化渗透区域,让孩子们在操作中知道春天不仅很漂亮,而且还是个有滋有味的季节:孩子们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很多春天的野菜图片,了解清香鲜嫩的野菜是大自然赠予我们春天的第一份礼物,知道民间春季“吃青团”“包春卷”的风俗,在此基础上,区域游戏《春滋春味》应景而生了。在游戏中,小年龄的幼儿用绿色、黄色皱纹纸包上棉花做成青团、春卷;用报纸撕纸做“马兰拌香干”,而大年龄幼儿这时候俨然是加工厂负责人,他们指导、帮助小年龄幼儿一起将做好的青团、马兰、春卷等半成品用塑料薄膜和一次性餐盒包装成成品,并陈列到“超市”货架上。在整个游戏中,大孩子就是游戏的引领者,从而将大孩子的领导潜能发挥到极致,而小年龄孩子也十分乐意听从大孩子的指示,认真地按大孩子的要求去做。最后,大年龄孩子还带着小年龄孩子在“超市”游戏中自编自演地推销起他们自制的“春季特色食品”,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交往潜能的发展。
  三、反思
  混龄区域游戏极大地扩展了幼儿的活动范围,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会让我们吃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不同年龄的同伴群体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孩子不仅巩固并重新思考了已有的经验,而且还发展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对混龄区域游戏价值做后继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6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