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化管理过程,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教研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它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园在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细化园本教研管理过程,是提升园本教研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制度建设仔细化
  
  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让园本教研真正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分清职责
  我园从网络建构入手,形成了由园――年段――班级的三级教研网络,园级教研主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大方向的、普遍性的问题,年段教研主要解决具有年段特点的问题。在三级教研网络中,业务园长、年段长分别为园级教研和年段教研的主要负责人和引领人,负责全园、年段层面上教研的策划和组织,教师作为一线的研究者,是积极的参与者、问题的发现者和实践者。对各层面的责任人,幼儿园通过制订有针对性的考核条例进行责任界定、行为约束和效益考核,确保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二)明确要求
  教研活动的开展往往容易造成只有形式而没有效果的缺陷,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就事论事现象,缺少深入的思考、提出实质性地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在园本教研管理过程中,通过细化要求,促使教师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
  例如园级教研主题的确定,必须要先听取一线教师、年段长意见和建议,是在大家推荐和认可的前提下产生;年段教研主题必须具有本年段特点,是本年段普遍性的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各教研组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园级教研两周至少一次、年段集中教研时间一周至少一次;每次的教研都有统一的时间安排,不随意变动;教研话题必须提前告之参与的教师,参与教师必须有书面准备;教研过程必须人人发言、教研结果必须进行研后实践、反馈等。
  细化要求,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教师学习、交流、思考和实践的大熔炉。作为幼儿园管理方有更清晰的标准去评价,作为实施者,有更明确的要求可以对照。
  (三)实行评价
  业务园长对园级教研工作进行一月一小结,园长、年段长对园级教研组工作进行每月一评价,年段长对本年段教研工作进行一月一小结,业务园长和教师对年段教研工作进行每月一评价,以积分制度形式记录教研情况。在学期结束时,根据日常的积分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教师进行鼓励和表彰,有效提高各教研组和教师教研积极性。
  
  二、教研内容详细化
  
  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是教研组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操作环节,教研组长从细化教研专题入手,发挥实质性的引领作用,按照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把专题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可以操作的若干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步骤和途径。
  (一)将教研主题以小课题形式确立
  教研组长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可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然后确立相对重点的教研主题,如 “小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提高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研究”和“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就是我园曾经研讨过的年段小课题。在主题确定之后,教研组长都会制订比较周密详细的课题方案,明确研究的内容、进程、预期目标和具体的操作过程等,为之后的教研活动的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开展打下基础,也为达到预期目标做好铺垫。
  (二)将研究进程以行事历形式呈现
  以中班的绘画能力培养为例,将这一研究主题细化为线条的认识、线条的组合、画面布局、颜色搭配、线条装饰等具体研讨内容,以行事历形式将每一次研讨的小主题加以明确,每个内容以1―2周时间来落实。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形象、方式便于操作,效果明显,得到教师们的欢迎,也实实在在解决了教育中的问题。在绘画教研中,我园原先美术功底较差的老师在绘画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原先绘画基础较好的老师也在指导孩子上有了更好的方法和策略,中班年段的孩子绘画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三、教研过程精细化
  
  为了解决“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研讨时泛泛而谈,缺少观念交锋和思维碰撞的缺陷,实现研讨过程循序渐进,研细、研深、研透,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研前需准备
  教研开展之前,教研组长都会提前告之下次教研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并布置研前作业,要求教师一是梳理实践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所得经验,二是搜集网络、书籍中相关的材料。如“小班幼儿自主性培养的研究”中,教研组长将第一次教研的话题确定为“何为幼儿自主性?”“幼儿自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这一问题,不少老师感觉有点概念模糊了。因为在平时的教育中,“幼儿自主”虽然是耳熟能详的词语,但要真正准确地对它的概念进行界定却感到为难了。既然概念界定不清,那么在实践工作中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带着疑惑,教师们纷纷展开了查找、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梳理。在这种搜集和梳理过程中,教师们的思路逐步清晰,这样有备而来的研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高效。
  (二)研中需剖析
  教研时结合主题,教研组长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细节”进行剖析,步骤如下:首先,教研组长在研讨过程中确定“关键性细节”,并对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其次,探讨挖掘细节背后隐藏的内隐观念,即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细节,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再次,通过全体教师“头脑风暴”的方式,研讨还有哪些处理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哪些处理方式效果更好?如在绘画教学颜色搭配研讨中,有位教师出示了班级中一位孩子的几幅作品,每幅作品都是以大块状的同一色彩为主,即使是线条打好了不同的内容,涂色时也是不分颜色一涂到底。其实这是一个绘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教研组长及时抓住了这一细节抛出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讨。
  剖析“关键性细节”时,不仅对记录的内容表面分析,还要进行深层次分析;不仅要分析显性问题,还要分析隐性问题;不仅要分析即时性问题,还要分析本质性问题。剖析“关键性细节”的价值是为了提升自我实践性智慧,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研后需实践
  园本教研的重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践问题,因此不能总围着理论打转转,一次教研结束并不意味着教研完成,而应全程跟踪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教研之后,每一位参与教师都应带着本次研讨的成果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和观察,教研组长要进行集中或分散的跟踪观察,掌握实施情况,进行个别交流或集体交流,促使教师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使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水平螺旋式上升。
  总之,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背景下,园本教研应实施细化管理,引导教师树立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持续进行探究学习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学会研讨反思,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推进教师快速成长和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6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