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外语学习中动机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伏典
摘 要: 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外语成功的关键,外语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对指导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十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外语教育理论的学习,论述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外语学习 学习动机 激发动机
一、前言
学习任何知识,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外语学习当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有人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众多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在外语教学中,动机一直被认为是教学的关键,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语法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外语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对指导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何为动机?
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的等),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动机,总是同他满足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学习的动机还可以称为学习的坚持性(perseverance)。动机具有启发性、选择性和目的性。动机可使我们从厌烦转为感兴趣,它就像机动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Motivation is what moves us from boredom to interest. It is something like the engine and steering wheel of an automobile.)斯波斯克(B.Spolsky)认为,动机本身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待学习外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学习这种语言付出的努力。如果学生真正有了动机,这三方面都包括在内。外语学习者的动机是外语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外语教育工作者把动机问题列为教育学生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加德纳(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应包括四个方面:目的(goal)、学习的努力程度(effortful behaviour)、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a desire to attain the goal)和学习态度(attitude)。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其效果极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把外语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外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性动机。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不同,反映在外语学习者头脑中的外语学习动机也不同。
Harter(1981)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于对某一学习内容或任务的浓厚兴趣;外在动机来自于外界的影响。如获得奖励、升级、升学或避免批评等。学生的学习就是由两种动机的合力所致。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是外语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两种动机可以同时存在,也可相互转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激发内在动机为主,同时要充分注意外因的作用。
二、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描述,动机有“使动性”、“导向性”、“强度”和“维持性”四大特征。表现在外语学习中,个体一旦获得动机并发生作用,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学生就会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而且也有一种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学习与动机又存在着辩证关系,学习能产生动机,动机又能推动学习,二者既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反过来,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邵瑞珍,1997:296)。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三、在外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动机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外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有些外语学习者学得很糟,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克拉克说,由于每个教师都有有价值的商品要卖给有时是不情愿的“顾客”,因而对教师来说,找出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通常有以下途径。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外语学习的价值。
教学经验证明,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所明显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能吸引学生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因而,提高学习者对外语价值的认识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对外语学习者来讲,外语可以看成是一个目标,目标的价值越大,它给予个体的激励值越大。因此,外语教师要设法提高外语的魅力和趣味,提高学好外语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外语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充分,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才会舍得投入,才能保持动机不减落,以充分调动学生学好外语的热情。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原则,即从客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在一个班上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对一些基础较好、头脑反应较快、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要设立更新的目标,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例如:教授一个重点单词,对他们不但要要求掌握这个单词,而且要求他们会联系新旧知识用这个单词造句子、编对话。给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妨为他们定一个实际可行、只要略加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并对他们达到目标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他们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可以把握成功。
(三)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操作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感和自我控制感。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要体现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课外和课内学习有机地组织起来,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语言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研究那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活动为中心”围绕一定的主题和有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
(四)创设外语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外语语言情景是运用外语交流的必要因素。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地创设有效的语言情景来丰富学生的外语信息量。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外语的动机,使其主动积极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
(五)适当地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为竞赛能呼唤起优越感和满足学生受他人承认、赞扬等心理需求,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大,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竞赛的形式要注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之间的竞赛和集体之间的竞赛相结合。例如,学生每次月考成绩超过上一次的,要给予表扬并根据进步的程度分别进行奖励;每次月考后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一个略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将对手的名字秘密交给老师,以便到时进行鼓励和指导积极归因;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限时的竞赛,当场公布名次,并发奖,在班里造成你追我赶的氛围,以赶上或超过对手为最大满足,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此外,要多开展小组或班级等集体之间的竞赛或自我竞赛,以促使学生互相帮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少开展个人之间的竞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优秀”与“落后”,让“落后者”避免产生焦虑或者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在过去与现在的进步中看到希望、获得动力。然而过于频繁的竞赛或统测,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使学生产生怯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故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量,注意方式,以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六)丰富评价方式,多表扬和鼓励。
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千篇一律的期末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测试方法,如教师可用评等级、写评语、表扬或批评等。这种评价可以起强化动机的作用。研究表明,除标明分数等级之外,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予矫正并加上相应的评语的一组学生成绩最好;按等级写出鼓励的评语,但针对性不强的一组学生成绩次之;只给等级而没有评语的成绩最差(张大均,2001)。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后作业、外语作文,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可只打一个分数或等价,必须根据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赫洛克(E.R.Hurlook)的实验表明: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马克・吐温说得好:“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可见,表扬、鼓励等的威力有多大。表扬、鼓励、奖励能够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励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批评、指责、惩罚容易挫伤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国学者(阴国恩,1998)的实验同样发现,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佰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奖赏的方式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微笑、点头或说一句“Very good!Well done!Great!”等。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掺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或评价不公正,评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习动机,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七)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了解自身学习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皮连生,1997:301)。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解学习结果积极性高,并且进步较快,这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方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如果学生学习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仍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一无所知,就不会保持巨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坚持按时批改作业并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愿望。但是,反馈的评语要得体、中肯、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教育性,要多找出学生的亮点,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力求使学生适应时代需要,能像德洛尔于1999年6月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球科学会谈上倡导的那样“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八)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从事新课文的教学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将课文与实际结合起来提一些问题,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所以“问题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要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所掌握的基础上,造成心理上的“悬念”(皮连生,1997:292)。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与“悱”的情况,通常用两种方式:(1)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进行学习。(2)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
四、结语
总之,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同时在平常教学中进行实际研究探索更多符合实际的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冬玉.外语学习motivation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5]徐倩.关于外语学习中动机因素作用的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8).
[6]华惠芳.试论外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研究[J].外语界,1998,(3).
[7]皮连生.教育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