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补考现象及改进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增荣 牛明艳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当前高职院校的一些补考现象,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指出了其危害所在,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补考 现状 原因 危害 改进措施
补考是指学生在大学每学期的期终考试中,如果有科目没有达到60分或某门科目的总评分少于60分,那么此学生的该科目就不及格,对不及格的科目,学校会安排在下一个学期初给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就叫做“补考”。
一、高职补考现状
一次我临时到某校监考补考,所见现象着实令我吃惊。第一场考试,本应有22个考生,到开始考试时,居然只有2个考生坐在教室里,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个个都很悠闲,很从容,毫不掩饰无所谓的神情。直到考试结束也只来了十来个人,我翻了翻他们交上来的试卷,大部分都是空白。我记忆中的大学补考完全不是这样的,再混日子的同学,主观上也是想补考通过的,会找资料、看书、做练习题、适应考场,然后早早地进场。再看看现在的同学,有的可能脸都没洗,就穿着拖鞋、短裤晃晃悠悠地来了,每个教室都伸头去问一下:“我是在这里考试吗?”考试不带必备工具的也大有人在,让老师去给他找笔、找尺子、找橡皮,甚至在考试过程中打电话、接电话。有的同学坐在那里一个字不写,就前后左右地看,心思全放在怎么抄上了。很多监考老师都很奇怪,像商城的导购员一样,迎接考试的学生,回答考什么,指点考试教室的位置。班主任大都也会亲临现场,不停地打电话催同学来补考。
这奇怪的现象真让我费解,其他监考老师反映:“这有什么,都是这样,就这风气,大家都知道,我们也没办法。”这应该是一个大问题,大家怎么都能这么平和地对待呢?我觉得一个学校,不论它追求什么样的特点和规模,良好的学风总是最基础的东西,考风毫无疑问应当是学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所以我们应当认真对待上述现象和问题。
二、原因及危害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不补考或补考成绩对学生没有什么影响。没有正当理由不来补考,既不会受正式的批评,又不会给处分;补考不过,可以重修,重修就简单了,发几份重修试卷,抄一抄,考试的内容也就是在这几份试卷里;重修不过也没关系,最后学校总会全放掉,都发毕业证。那来不来、过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师兄师姐们就这样教他们的师弟师妹们,一届一届,风气就这么形成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如因为扩招,学生素质有所降低;学生年龄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律性差;有的课程难度大;教师教得不好,没有教会学生,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放任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种涣散、无所谓的风气对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对待补考的这种态度,不仅影响期考和上课的态度,而且影响重修甚至于以后工作和做其他事情的态度。很多学生都认为,补考去不去、过不过没关系;上课去不去、听不听、会不会也没关系,作业可交可不交,重修卷可做可不做,反正都没关系。事实上也是这样,逃课、上课开小差的大有人在。老师催作业,到处找学生给他们送重修试卷,请他们来问问题,然后求着他们把重修试卷做了交回来,可是每年总还有很多同学重修试卷都找不到了,我很难想象这些同学走上社会、会表现多好。(当然我不否认他们当中有一些工作后知道努力,然后做得很好。)
这种情况对老师影响也很大。要严肃考场纪律吗?好容易有两个同学来考试,你一不小心对他们的抄袭和左顾右盼的行为有所反对,他们可能马上交卷走人了。上课面对着一教室不是看手机就是讲话打瞌睡的学生,你怎么办呢?我想很多老师心里都会这样想:还是算了吧,也不要太严格了。上课、考试、重修都给同学开方便之门,其实有违师德规范,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这种情况对学校的影响就不必说了。我想外界看一个学校,不是看它的楼有多漂亮,花园整理得多好,草种有多绿,最主要的还是看它培养出的学生,看它的教师队伍,看它的校风和传统精神。
三、改进建议
若不改变,后果自是不言自明的。一种风气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改变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坏的风气,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也是痛苦的,但我们必须改。我以为可以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单治标没有用,单治本又太慢。首先我们要下决心接受连续几届毕业生中有一批拿不到毕业证的事实。对不参加补考者给予公开批评,违纪者给予严肃处理;制定留级办法,确定有几门重修不过者绝不发毕业证,并切实严格执行。当然这要求我们对相关的工作事先都周密部署,尽量使得越过警戒线的学生越来越少,但对于那些依然敢越线的学生绝不手软,不论是什么背景。当然事先还要对纪律和办法大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对违纪处理的,更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治本,还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教学适合学校与学生的特点;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使得他们愿意学,会学,开心地学;最后要形成优良的校风,把学风提到第一重要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霞.大学生补考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2]陈国康等.一个衡量学风建设成效的重要量化指标:补考指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