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中学初一新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虽然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非智力因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初一年级新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的习惯、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这说明习惯的作用特别重要,甚至决定着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是一名乡村中学数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数在外地打工,只留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因此教师让他们在学习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并且相比城里的孩子要困难得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慢慢地体会到也探索到,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轻松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轻松地学好中学数学。
  
  一、有技巧地落实课前预习,培养预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步骤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不进行预习,往往心中无数,在讲解每一章的内容之前,我会在小黑板上写出本章中每一小节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先把本章内容通读一遍,了解这一章有几部分,各部分的知识是什么?再从第一节开始认真地分析例题、练习和习题并将它们按自己理解的程度解答出来。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要求学生立刻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也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正如有人曾说过的“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二、抓住课堂四十分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知道要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带着预习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这时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听课。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首先,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学生带着预习中问题、开动脑。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地从多角度思考,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当时掌握知识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
  最后,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也许会有学生说“数学也要做笔记吗?”,“如果要,那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其实,做笔记不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而是记老师补充的例题、解题的方法。但要掌握记录的时机,记笔记要服从听讲。
  
  三、有针对的布置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养成好的作业习惯
  
  完成相应的作业,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体现。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要求。书写作业时,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都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同时要求书写认真,要保持作业的美观整洁,这样也便于作业完成后的检查。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同学之间的讨论,可以相互吸取别人的优点。作为初一的教师我也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到教室里看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处理。
  
  四、科学及时地复习,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科学实验得出遗忘常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要及时复习。初一新生学习数学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符号、公式、数学概念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求学生把零星的知识点还要连成线,使知识系统化。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习能力,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必须尽力在学习数学的开始阶段让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实现了乡村的孩子想学好数学的梦想;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7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