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辅导员胜任特征概念及相关理论进展,并基于胜任特征模型下的高校辅导员发展与研究作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胜任特征 研究进展
  
  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十六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研究进展
  近年来大量的学者、专家对优秀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尽管大量的成果涉及优秀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和思路不同,到目前为止对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一)基准性胜任特征研究
  基准性角度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校辅导员外线特征,如: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几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辅导员工作是学生的指明灯、引路人,必须具备学生思政工作的知识。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生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处于发展定型阶段。如王利芬(2001)认为,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孙定建(2003)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元的知识结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构成辅导员必备的素质。
  (二)鉴别性胜任特征研究
  鉴别性角度的研究主要是对辅导员内隐特征如人际关系、事业心等进行了研究。
  在鉴别性胜任特征研究中对高校辅导员的内隐特征进行了研究,如王国顺、熊英(2002)认为,高校辅导员应积极适应时代需要,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在业务、职业道德、人格、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素质。李响(2000)指出要提高辅导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加强辅导员自身心理教育理论修养,并以有效方式对学生施以心理教育尤为重要。有的学者还对辅导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姚贵库(2005)从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和以身作则的精神,培养全局意识和责任心,树立完善的意识和学习的精神,培养勤勉的精神和创新的观念等五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意识和观念进行了阐述。Parallax和Ham认为组织核心胜任力有三个可辨别的成分:(1)提供进入变化市场的潜能,(2)对终端产品的有意义的贡献,(3)对竞争者来说很难模仿的竞争优势。马风兰(2004)认为,科研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需要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科研素质。冼星海(2007)指出大学生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主要由思想政治能力、就业指导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对学生突发事件能力等多维度构成。行为维度是指处理非具体的、任意的任务的技能。如Bray等从能力、态度及个性特征等角度出发,总结出二十五项影响大学辅导员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敏感性、创造性、灵活性、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等。Hay的研究则归结出以下核心能力特征:责任感、影响力、预见性、沟通、应变力、多视角、自我意识、概念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从定位、信心、精神、目标等四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战略综合维度是指结合组织情境的管理技能。如Sack Mann(1991)强调组织中的文化知识,认为文化认知和知识能够变成习惯。Parallax提出了团队核心胜任力,本质是使组织在环境中有竞争力。
  (三)发展性胜任特征研究
  发展性胜任特征研究即对辅导员发展性特征中的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职业规划等进行了研究。
  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针对辅导员如何更具专业化,其能力进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如孙佳炎(2001)提出大学辅导员应具有领导组织能力、配合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杨继平、顾倩(2004)认为大学生辅导员最重要的五项胜任特征是理解和尊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学生和职业忠诚感,结合了工作者定位法和工作定位法。
  我国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局限在单一的胜任特征的研究,如辅导员的素质、知识等方面,但实际上辅导员这一工作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的。一名辅导员能否胜任这一职业并不只停留在具备某种素质和能力上,而应掌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及变化规律,预测优秀高校辅导员职业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不同绩效角度看,学界对优秀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与优秀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是否存在较高相关,及优秀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类型与变现水平的研究较少。
  二、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对辅导员胜任特征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归纳总结。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角度对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具有较为深入、具体等特点。但是在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以及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和职业规划六个层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绩效与一般绩效的测评缺乏研究,目前只是阐明了辅导员所具备的胜任特征与胜任特征单一测评工具的完善,还需要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三、展望
  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已经取得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对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有深远的意义。对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素质模型理论的完善、研究方法、统计技术、测评手段和研究结论等形成一套科学的效能,与基于资源各方面的重新配置、工作职责再定义和组织文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配合。
  (一)胜任特征建模与工作分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个体工作胜任特征建模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及形成与发展方面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有助于辅导员成长发展过程,全面描绘优秀的高绩效辅导员的特征,能够协助辅导员发展一套连贯的辅导员培养理论,将对辅导员选聘、绩效评估的科学化、辅导员胜任特征标准的形成积累一定的实证研究数据资料。通常对工作分析的研究甚多,个体层面的胜任特征、组织层面的团队核心胜任特征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在胜任素质的结构形成的时候,通常首先需要从关键事件中提炼行为题项、对国外量表进行本土化修正获得题项或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对象自述胜任素质来获得题项等,对获得的题项进行编码,获得题项编制成胜任素质量表。题项有效性、适用性以及科学性的比较性与实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进行实证研究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或验证性因素对模型内部结构进行检验分析的方法。对于检验增加外部变量,研究胜任特征模型与这些外部变量的关系,在胜任特征模型的检验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钱瑜.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初步研究[J].教育改革,2007,(18):73.
  [2]土平郊.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评述[J].贡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109.
  [3]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psvchoiogist,1973.28,(1):1-14.
  [4]BovatzisRE.A Model For Efective Performance[J].The Competence Manager,1982.
  [5]时勘,土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竹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306-311.
  [6]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01.11.
  [7]王重鸣.陈民科.竹理胜任力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513-516.
  [8]McLagan PA.Competence:The next Generation[J].T 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7,5:34-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