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出路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利萍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四大现存问题,即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偏见、高校资源有限和未形成特色体系,并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问题 出路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实用型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要采用一种实用特色鲜明、目的性明确、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说它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首先体现在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经验较少,也没有现成可以照搬的模式,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少,在英语教学中尤其突出。主要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的英语素质相对其它普通高校来说有明显差距。
  高职院校生源来源复杂,学生既往英语学习经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水平良莠不齐,其中的确有水平较高的学生,但也不乏一些初中毕业就来就读的,甚至以前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学生。面对这样的群体,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普遍感觉在教材选择、课程设计、教法设计、教学评价等各方面众口难调,应用型、实用型的英语教学目标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二)学生受到社会对高职院校低定位观念的影响,普遍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高职教育虽被定位为对高等教育的有益和重要补充,但事实上,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它尚属新生事物,还处于成长阶段。人们对它不甚了解,也存在很多偏见。自出现以来,它一直在夹缝中生存,被社会偏见视作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专科,而且是排在一般专科院校之后的“三流”专科,是别的学校实在挤不进去的那些实质上的高考落榜生的不得已的选择。这样的社会认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感,要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可谓艰难。
  (三)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软硬件设施相对有限,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符。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相对有限,大多高职院校的建校历史都不长,自身经验、物力的积累和人才储备都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无论在学历层次、教学经验或教学水平上都无法与动辄几十、几百年的资深高校相比。近几年虽然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提升,但依然存在着老中青教师梯队搭配不合理、缺少学术带头人、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中青年教师缺少进修机会等问题。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这些都是制约发展的桎梏。
  (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各个环节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特色体系,无法达到人才目标的特色要求。
  基于上述提到的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原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和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是全盘照搬普通院校的做法,有的是不考虑个体差异搞“一刀切”,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出路
  那么,基于上述主要制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积极的对策呢?
  首先,应承认和正视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上的差距,想方设法,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比如可以在学生入校时,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考试的范围可以涉及英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汇、句型、搭配等)和英语实际能力(口语、听力、面试问答等),再以学生的高考入学英语单科成绩为参考,综合以上三方面的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将学生分为英语高级(Advanced)、中级(Intermediate)和初级(Beginner)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为今后因材施教,合理设定有区别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在总体教学目标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级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师的特点,为各层次班级配置英语教师,对他们的教学评估也相应采取有区别的标准。
  其次,应转变传统观念,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正确看待高职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看清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拘泥于单一的择业模式,化劣势为优势,用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斗志。还应该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入校起就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未来规划,鼓励学生明确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理性确立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求职预想。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广泛地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和联系,了解和领会他们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给学生广开就业渠道,拓宽实践舞台搭桥铺路。
  再次,高职院校不能“等、靠、要”,把自己的发展仅仅建立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上。人才是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应依靠诚信办学、特色办学和先进的人性化的管理来吸引人才,还应该给人才以良好的薪金待遇和发展、创造空间,把人才留住、留长,保持师资力量的稳定性。高职院校还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与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联系,聘请在职专家、能手来校作客座教授,讲授实用技能。对于英语这一特殊学科,有能力的高职院校还应积极聘用优秀的外籍专家,让在职教师不用迈出国门就可以实现语言技能或教学方法上的提升。
  最后,高职院校的特色就是学校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这是由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进行讲授。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应摒弃传统的“语法―词汇―句型”满堂灌、教师“一言堂”、“聋哑英语”的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针对不同级别学生的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还要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引进“弹性比较”和“横向比较”机制,使考核成为促进教和学双向的手段,而不是障碍。
  
  参考文献:
  [1]伊辉春.试论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探索,2009.9:109.
  [2]杨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期刊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3]邓春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49.
  [4]谢邦秀.多边性的大学教学模式[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2,(2).
  [5]孙迎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9,(14)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