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荣献 张光伟

  摘 要: 体育课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本文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处的心理环境、心理压力的缓解,学生的性格塑造进行了论述,指出体育教学对增加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环境 心理压力 性格塑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业中人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代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心理压力巨大,怎样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学生在体育课中所感受的心理环境
  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随着生理负荷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中学时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习时间长、强度大。这种学习状况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考验,而且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挑战。尤其是高中期间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大,不少学生不堪忍受这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怎样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以及体育锻炼的参与过程中的竞争性、协作性、紧张性等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起到调节情绪、磨练意志、培养合作和竞争精神的作用,从而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1]。体育锻炼包含于体育教学之中。首先,前者是体育教师有组织的教学行为,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在学习体育动作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从课堂的思考状态转移到体育课中来。对体育动作的学习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还有肢体的活动和正确肌肉感觉的形成。学生正确地完成体育教师所要求的动作,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其心里会感到愉悦。这种动作学习过程无形当中就消除了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其次,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会对每个学生都有所关注,对动作完成质量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完成动作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和给予鼓励。因为体育课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不以熟练掌握动作为目的,对实在完不成动作的学生教师也不会施加压力,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算是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学生不会有思想压力。
  在体育教学中,身体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意志品格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培养果断、自信、勇敢、细心等优良品质。在运动中获得的愉快感可以调节个体情绪,改善心境,使个体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经常参与身体锻炼,面对锻炼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助于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在体育课中心理压力的调节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由于实际或认识能力上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心理、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2]。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疾病的产生。调节和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是高中当务之急,而中国的高中生基本是以学习为主,学习占用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体育课是调节和减缓学生心理压力的途径之一。体育课不仅对学生的生理产生影响,而且对其心理起作用。体育课形式不同于文化课,学生活动的范围较大,同学之间的交流较多,交流不仅仅是动作学习上的,还有心灵的透露,这些无形当中就减缓了心理压力。实验表明,向自己信任的对象表白自己所焦虑的问题,能缓解心理应激刺激。
  学生的心理压力通常情况下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压抑、忧郁的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奔跑和比赛对抗也是一种心理压力的宣泄,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益处。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也会缓解心理压力。颜军、金其贯的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通过提高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应激能力,减少机体应激时内源性8-EP的释放,使血液中NK细胞的数量增加,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顾小明等的研究发现:应激大鼠在锻炼后出现IL-2的明显回升,显示身体锻炼有效地降低了应激反应,从而保护了机体的免疫稳定[3]。因此,体育锻炼提供了减缓心理压力的生理学物质。
  三、体育课对学生性格塑造的作用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3]。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但是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塑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好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性格是学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性格不仅有先天遗传因素,更有后天塑造因素。体育课给学生塑造良好性格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在体育课上,无论集体对抗项目还是单人对抗项目,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都起着积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有意识的配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单人对抗项目中,学生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顽强拼搏达到较理想的目标的过程,是培养坚强意志的过程。坚强的意志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吕中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体育锻炼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6):47-49.
  [2]陈华利.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及其应对效能研究的分析于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2008,(3):55-57.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