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切实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斌毅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提问“高消耗低收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旨在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提升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美国莫里斯・比格也说:“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这种民主气氛的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可以通过问答等形式达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提问,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同时问答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能够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从而有效控制教学。可见,课堂有效提问对落实培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切身体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教学提问仅有56%,这就是说,教学中尚有将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或低效的。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些现象:课堂中有些提问目的性不强或过于浅白,缺乏思考的余地,这样的提问往往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致;有些提问太过艰深,没有先易后难的过渡,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长此以往,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些提问过于死板,缺乏启发性,“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甚至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实质上却是“高消耗低收效”,往往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的确,诸如“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祥林嫂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样的问题还是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显而易见的提问只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是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那么,如何能真正提升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着眼,高效的课堂提问应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学习实际,蕴涵道德素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好的课堂讲究前后照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提问时应做到问题设置要有目的,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过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的错误心态和做法,在听课过程中也见过有的教师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但让学生一头雾水,越来越不明白教学要求。因此,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首先教师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总之,课堂提问的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材的教学要点和课文的精彩之处。
  二、课堂提问应做到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还要以能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作为衡量标准。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做到难易适度。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常能见到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回答时只需择其一,不假思索就能回答;还有些问题,属于填空式的提问,答案书上就有,学生只需直接摘取即可,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往往起不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这样的问题不是不能出现,作为由浅入深的过渡式引导未尝不可,但如果课堂中充斥着这样的问题,使它们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则只能造成课堂的“表面繁荣”,甚至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当然课堂提问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过难、过繁。过难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会使学生听而生畏,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求知规律。诸如“杜甫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李白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怎样?”这样深奥的难题,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回答,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提出,一般只能让他们无言以对,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这样的提问无疑是没有任何效果,只能带来负面作用。
  在提问中,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简单地抛出一个过于笼统空泛的问题。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作为散文,形散神不散自然是学习重点,但如果因此就迫不及待地抛出类似“本章是如何体现形散神不散的”这样过泛的提问,就会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实际上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必须将这类较大的问题化大为小,比如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化一为三:本文写了几件事?线索是什么?作者怎样把这几件事用线索串联起来的?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提问,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思考也有了目的性,就不难领会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难易适度的提问应该“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即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恰当的时机、方式和对象,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首先,提问应有“序”。要随着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做到问题设置有明显梯度,由浅入深、由旧导新。
  比如《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夏四奶奶)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显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如果直接向学生提问:“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对于大多数的中下层学生来说,难度就较大。但是问题的设置又不能简单地只是面向极少数层次较高的学生,否则无疑违背了课堂的有效性原则。因此,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其改为一组由易到难、相互关联的小问题,就能减小问题的难度,从而最终面向大多数学生,达成教学目标:①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什么的描写?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③她为谁感到羞愧?④她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会羞愧呢?⑤连母亲也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为,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对这段描写的作用和含义就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较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可见,教师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需知道什么或急于了解什么,即其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甚至性格特征、反应能力等必须胸有成竹。教师在学生不知道而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或已知道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解决以图深化知识的心理状态下,提出问题、传授知识,最易于得到学生激烈而有效的响应。这种求知欲,正是学习积极主动的内在动力,一旦激发便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带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此时此刻,学生能联系先前所教的、自己所学所思的种种问题作系统思考,加深印象,获得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这正是学生认知不断完善、发展,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即使教师再精心设计、巧妙提问,也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其次,提问要防止急躁,注重启发性。急躁的根源在于教师要把学生的回答纳入自己备课的轨道,如果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就会不断插话,搅乱学生的思路,结果是课上完了,可问题实际上并未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回答时,既要避免干扰性插话,又要做到循循善诱。面对回答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可直接奉送答案,而应循着学生的思维流程,因势利导,切忌要学生步步就范,生拉硬拽到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可以切中要害、温故答疑、争辩答疑。同时教师要做到善于及时抓住课堂中突发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和追问。甚至可以有意制造具有“认知冲突”的提问,让学生沉入文本找依据,通过热烈讨论、深入思考,加深认识,从而把握题旨,产生共鸣。
  最后,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设置应有梯度性,同时针对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相应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这样能兼顾全体,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而应使之真正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成为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实践、总结的智慧性艺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