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此类纲要性文件中,特别提出讨论式教学法,可见其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讨论式”教学以启发式教育思想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为具体形式,组织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对于讨论式教学来说,讨论什么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推动学生讨论的展开。
  关键词:讨论;情境;教师;学生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对此,笔者认为,在讨论式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课堂中,教师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能够成为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或学生应用数学发现问题的载体。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于挑战性,并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时,教师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类似形状的物体,并在课堂中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抽象出来,通过讨论,明确这些物体的特征。真实的物体,抽象的图形,一下吸引了学生,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情境应凸显数学的学科特点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逐渐对那些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有很强的数学味的情境产生兴趣。在这些情境中,学生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认知经验出发,经过思考,得到数学结论,并将其纳入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中去。而有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不断为学生建构适合的数学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富于数学味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使学生进入到原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中去,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数学情境。紧接着,再让学生猜测: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呢?此时适时的让学生讨论,部分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可能会认为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也有部分学生持不同的意见。学生在讨论却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后,急于知道正确的思路,此时教师可出示一列数,10、20、13、16、19、23、26、29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自己的思路不同,从而产生新的疑问:究竟怎样的数才能被3整除?在这一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欲望被逐步调动了起来。
  三、情境应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
  1.创设故事情境
  在中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通过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卡通图画、卡片、故事,把枯燥的数字、抽象的概念,转变成直观形象、富于童趣的教材,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画面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喜羊羊这一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喜羊羊听说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数字,它也想学习这些知识,大家愿意教一教它吗?我们一起带着它到数字王国去参观一下吧?”因为喜羊羊这一情境的加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而数学王国的进入,孩子们对数学的亲切感也自然产生了,同时拉近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课本内容的距离。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只要教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故事情境,就必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近学生。
  2.创设活动情境
  数学教学离不开具体的数学活动,因为任何知识的取得,从别人口中听来的,远远没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发现理解得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和性质。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给予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时间、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讲解、观察等难以突破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简单的“听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需要操作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会数学原理,掌握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运用事先准备的梯形纸片,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方法,相互合作,在活动的过程中,亲身体会梯形面积公式取得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使用了平移、互补等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在这些图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推导出的公式,远远比教师的讲解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讨论式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我们去研究,因此有必要创设与讨论式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问题情境,从而做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8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