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二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王 琼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有利于德育因素的发掘渗透,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围绕课文中心抓那些关键的、重点的词、句、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潜心钻研,准确理解,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一、抓反映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仔细品位
  课文中的有些词语,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这句话中的一个“硬”字能不能去掉呢?在教学中我设置这样的几问:
  (1)“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通查字典知道:“硬”在这里当“勉强”讲。“硬咽”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答:无法下咽的东西也勉强自己咽下去。
  (2)草根和鱼骨头分明是咽下去的,老班长为什么要“硬咽”呢?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老班长是为了把鱼汤省下来给“我们”吃,好让“我们”走出草地。为了自己能活下去继续照顾“我们”三个病号,他就用不能下咽的草根和鱼骨头去填肚子。它突出地表现了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自己受苦的高尚品质,使学生看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
  
  二、抓揭示思想内容的关键语句进行点拨
  启发学生理解关键语句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如教《詹天佑》一课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仅那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是写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它是詹天佑之笔。在教学中我把这句作为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突破口”。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启发他们思考:1.詹天佑为什么总是想要把这条路修好?2.这种想法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3.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是怎样做的?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因为这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争气路。如果修得不好,外国人会讥笑我们,我们中国的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藐视,提高自信心。这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争气的坚强决心。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又有利于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熏陶。
  
  三、抓课文的重点段进行分析
  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九节,作者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月光曲》的内容,反映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这是课文的中心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字的思想内容比较深,所以这也是教学上的难点,怎样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这一节思想内容呢?教学时我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这一规律给学生铺设台阶。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突破这三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
  李分尚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一、从生活中发现概念的雏形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数据:有一商场的衣服降价10%;(3)班同学的体育合格率达98%……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
  
  二、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概念
  当学生已经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来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
  
  三、以“实际问题”为练习目标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以达到牢固、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为此在这方面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从生活实际中寻找练习的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男生占全班的27/56,女生占全班的29/56,第一小组占全班的1/8或7/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逛超市”的活动,这样不但起到了练习的效果,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知识的舞台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来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这时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烁,创造出了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图案。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总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0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