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公办高中数学如何教与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学英

  摘 要: 本文针对农村国办高中生源差,农村公办高中教师普遍感到上课难等问题,论述了农村公办高中数学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提出如何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公办高中 数学教学 教学 学生
  
  数学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文化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农村国中的生源普遍较差,数学基础差的学生的比例较大。上好数学课是广大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公办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公办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
  对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互相独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且语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2.认识能力差,思维呆板,不灵活,缺乏联想。
  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与重点、要害,思维难以展开,更不用说进行联想,在问题面前常常毫无头绪,无所适从。
  3.灵活运用能力差。
  对概念、公式、原理、性质只能死记硬背,直接运用,解题方法只能模仿,生搬硬套,运算能力差。
  4.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审题抓不住重点、要点、实质,解题步骤混乱,推理不严谨,格式不完整,漏洞很多。
  5.缺乏对数学的热情、兴趣和恒心。
  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问。
  
  二、改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针对农村公办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学生及教师两方面来改革。
  1.教师如何教。
  (1)适应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授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2)“开门造车”,注重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门造车”,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他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3)“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基础差、底子薄学生的数学能力。
  (4)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强度、广度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使学生注意概念、规律中关键字句的意义,使之透彻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为了克服对字母运算的缺陷,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用代数式来表示数学概念及其意义,并强调作业要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计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的优势,教师讲解时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联想,并进行适当的启发,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2.学生如何学。
  (1)制订周密可行的学习计划。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实际和学习需要,确定努力目标,制订达到目标的计划,包括作息时间的安排、阅读什么数学书籍(包括课本)、选取什么数学习题册进行训练、看书与练习的时间如何分配、各个内容的学习进度和自查时间,等等。
  (2)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对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和结论,最好通过特例加以思考;对数学公式和结论,最好自己尝试推导;以课本例题为范例,先自己思考、动笔做,然后再对照例题解答过程与自己解答过程的异同,从中反馈和领会知识运用的过程;记录好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3)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特别关注自己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对课堂上还弄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尽量不留下疑难“尾巴”。
  (4)做好课后的复习和巩固训练。
  学生课后对遗留的疑难问题进一步攻关,归纳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并与之前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把新学内容整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加强数学技能训练,勤动脑、勤动笔,基础练习要做到熟练程度,中档练习要注意总结归纳解题技巧,综合练习要学会分解难点、拓宽知识的联想。数形结合、特殊值法、不完全归纳法等常常是解题过程中寻找思路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经常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有意识进行限时训练。
  (5)形成多思、多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就要边学边问,要学习怎样去问。思与问是密切相关的,有思考才能产生问题,有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有问题才能激发思考。多思、多问,才能不断反馈、不断调整,才能把新知识正确地建构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三、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而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应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教师应端正教学观,数学教学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面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讲好数学课的前提。
  学生要在学习上摒弃过去的依赖心理,在数学学习上主动、积极地参与和经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生之间多沟通,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的非智力因素。
  (1)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初步动机;设置适当的学习步子,不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以巩固学生数学的动机。
  (2)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以调动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树立对数学的正确的价值观。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多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如数学测量、数学实验、数学游戏、阅读数学趣味读物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数学,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
  我们要因材施教,以思维品质的优化为目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手段,满腔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学好数学,并辅以必要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对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爱学数学、都能学好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