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德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萍

  摘 要: 在全球化视野下,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模式,是充分发挥德育整体功效的关键。高职德育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变单纯的理性化教育为情感化教育,寻求理性化和情感化之间的合理张力;变单极封闭型为主体开放型;实现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的转变,本文对此作了阐述。
  关键词: 高职德育模式 必要性 举措
  
  高职院校德育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及心理教育构成其五大要素。就确保这些丰富内容得到全面实施,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效,使其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遵循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构建。总结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吸取高职教育研究及实践成果的经验,结合对传统德育模式弊端的解析,笔者将主要从重构高职学校德育模式必要性的角度,对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作初步的理论思考。
  
  1.重构高职德育模式的必要性
  
  1.1这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科技万能论”观念驱使下,有些人把教育理解为服务于科学的工具,当作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功利主义的泥淖模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高远目标,人们的精神生活、个性特长等都被漠视和践踏,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面对不少人在科学面前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精神与灵魂家园的社会现象,人们在沉痛反思中走出认识的误区,认识到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性,要求在教育中突出人的地位,以人为本。
  1.2这是由德育本质所决定的。
  德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德育规律,用各种教育措施及各种教育活动,不断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与社会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也就说是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影响过程,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和多方面道德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矛盾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受积极与消极、可控与不可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德育内容、手段等多种因素影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影响网络。在诸多矛盾因素面前,我们要正确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高职德育的即时性、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优势,使矛盾在德育过程中良性转化,就必须构建新的德育模式。
  1.3这是德育教育的现状决定的。
  传统的德育模式是“理论教育”的知性即客体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采取封闭式单向灌输办法,向学生灌输某一特殊的价值观,把一些相对固定的道德规则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讲经典理论多,结合实际少;讲社会光明面多,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少;灌输的多,让受教育者亲身体验的少。这种知识化、口号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忽视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触及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其实质是强制教育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知识经济、科技全球化要求严重不适。
  
  2.重构高职德育模式的举措
  
  全球化视野下,要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模式,就必须将德育活动立足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要求个性化的结合,寻求共性和个性结合的契合点,即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承认其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同时,还要从普遍伦理角度认识世界,懂得人类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有其相似性并相互依存,明晰人类具有共同命运并休戚相关,应与人合作,以积极乐观态度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将普通伦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
  2.1转变德育策略,变单纯的理性化教育为情感化教育,寻求理性化和情感化之间的合理张力。
  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必须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求为出发点,尊重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的约束为积极的自我激励,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德育工作必须深入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如此才能真正获得个体良知决断与自主行为的支撑。人的这种自主性的不断彰显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成为契合个体心性价值世界的“情感教育”。情感化教育既是德育价值构建的必要途径,也是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型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作为切入主体心灵价值世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德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以刚性化强制方式介入德育,缺乏对主体心灵与情感的关切,则即使这种德育的善性至极,也难以得到主体情感的支撑,结果只能将道德理性与主体心灵武断割裂,这种德育本身就会失去德育的意义。情感性的心灵教育之道,由于完成了把德育体验、德育选择、德育判断等本该属于差异个体先在的权利,交还给了其本身,使他们的政治信仰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德育工作要带着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去做,诚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在办实事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2.2实现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的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实现由传统德育观向科学德育观的根本转变。实现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的转变”,不仅要解决知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不仅要针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有效“灌输”,更要重视开展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优秀品德养成的实践活动。“活动性德育”的本质是“体验教育”,是从经历和了解中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是一种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体验的德育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为此,我们就必须大力拓宽德育途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健全立体、多元的德育育人机制。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由课本转为书、影、视乃至网络,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高职生的顶岗实习为契机,把舆论宣传的引导力、释疑解惑的说服力、制度法规的约束力、人格力量的感召力同健康环境的熏陶力、典型榜样的示范力等紧密结合,引导他们在经历中体验生活、磨练意志、感悟人生,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崇高精神追求和远大生活目标的人。
  2.3变单极封闭型为主体开放型,促使德育走向国际层面。
  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变得不可能,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经过处理了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社会现实与其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和不稳定,使其道德能力得不到锻炼。由此可见,学校德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某种“正确”的规范或“理想”的价值观而开展,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构建社会道德生活主体。我们应该把开放性原则贯彻到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放眼世界,面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价值的冲击,要有正确分析、鉴别、选择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要以健康的心理和文明心态投身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竞争。
  当然,影响学校德育模式构建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学校德育工作者、德育管理、育人环境等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要想真正完善学校德育模式,需要诸种要素的整合、优化及多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尤其离不开德育实践工作者的具体运作和探索,以把我们德育建设成有魅力、有活力、有能力的育人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2).
  [2]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钭晓东.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3]王冰.试论高校德育的制约及其化解[J].教育与职业,2008.9,(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