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做一个称职的高职班主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文文 田 郡 董安定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初中毕业后升上来的大专生,他们没有经历“高考”这个人生的大坎,同时“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为人处事时总是流露着天真可爱和自我中心;缺少高中三年的磨练,显得不够沉稳,依赖性强,没有主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的发展,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导方式,加强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建设良好的班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而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不仅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者,还是学生学习中的导师、人生中的知己、生活中的良友,其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做学生德育工作的传导者,提高学生自身文化修养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加强并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从一进校门开始,就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由于独生子女的小皇帝式的成长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缺陷,他们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缺乏包容心,不知何为宽容,不理解交友的原则,缺少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同学之间很难相处,一旦矛盾激化,就容易走向极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使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后感到很迷茫。这时候就离不开师生间的思想交流,离不开班主任的循循善诱。同时还应多组织些班级活动,如组织学生听《金正昆教授谈礼仪》、《百家讲坛》等讲座,组织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著作和相关杂志,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水平。
  
  二、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是家中的小皇帝,从而养成了各种性格。他们本身反应灵敏,个性很强,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认可,但思想又不够成熟,往往会表现出自我控制力差、适应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早发现及时解决,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这时班主任就应多和学生接触,多和学生共同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从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鼓励和激发他们,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同时教师也应当尽量多地让学生了解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熟人”,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并从中得到乐趣,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那么在共同的生活中,教师的人格、学识、品行、习惯就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之变化,在变化中学生取得进步。同时又由于学生不再把教师看成“权威”,学生和教师都会在共同的教与学活动中感到无比的轻松自如,形成积极的班级氛围,这自然能培养出学生自信、乐观向上的品质。
  
  三、做学生生活中的同行者,培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尊重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是消除隔阂的前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尊敬别人,才有权受人尊敬。”尊重人是对人信任的反映。根据对等反应的心理原则,“你不信任人,不尊重人,别人也不信任你,也不尊重你”。而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尚不够成熟,极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在平时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以诚相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的处境,关心、爱护他们,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诚信待人的处世风格。
  
  四、做学生学习上的解惑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在我国整个高校体系中处于基础层面,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量中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任务。高职学生进入社会,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班主任就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灌输就业知识、交往技巧,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工作、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认识自身的就业素质与发展潜力。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还要具备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要相信学生的“自治”能力,尊重他们的“自我管理”心理要求。在处理班级问题中,班主任不要轻易出面,而应让学生干部组织学生讨论、决定方案,让学生在讨论中贯彻,确保学生都有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这样既使他们具有共同的信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意识,又使他们具有不同个性;既使他们具备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使他们显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自我管理,有相当的自我学习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有用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只能循循善诱,耐心培养。同时,作为班主任也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