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翻译变体”的实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辛朝晖

  摘要: 本文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探讨了“变译”这一中国翻译理论界较新的概念,从而揭示了“变译”这一概念的本质。指出“变译”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而是“变”与“译”两个前后相继、相互独立的活动的组合。
   关键词: 翻译变体变译理论变译本质
  
  1.导言
  中国翻译史上有种独特现象,精通外文深谙中国文化的严复称其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非正译”,具非凡文学才能的林纾与通外文者合译的一百多部译作通常认为是非真正的译作,却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独到的价值,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如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类翻译现象,就需要我们更新翻译观念,换一换研究视角,创立新的理论。这类翻译现象常常被人忽视,或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被扔进废纸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得不到准确理解和解释而导致研究的偏误,与翻译研究的新拓展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一些别具慧眼的学者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拭去历史的尘埃,把这类现象定为新的理论研究对象(许钧,2002)。变译理论便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代表。它是一种思想创新,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而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中国翻译理论界对所用术语从逻辑上进行研究,给术语下严格的定义,尚不多见。但这是将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将中国翻译理论推向名副其实的“翻译学”。(许钧,2002)
  2.变译理论的现状
  人们对翻译标准或原则有各种提法,但其中“信”是几乎人人一致赞同的原则。“变译”中的“变”不属于“翻译”,而是翻译之前的一个行为,翻译这个行为以从原作中“摄取”出来的有关内容为对象;因此,只要译文“信”于这有关内容,就没有违反“信”的原则。反之,由于“‘变译’之‘变’是对原作有意的不忠实,是有意为之”。
  “翻译变体(变译)”这一概念是变译论者基于一直以来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对原文信息的删节与增补;为使译文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自由地缩短与伸长,甚至改变其意境;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译本,如一首诗可以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甚至散文、故事诗;如庞德、林琴南的“创造性”的译法,韦利把《西游记》缩短成一册薄薄的Monkey等,而提出的。
  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通手段依据原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动特征来确定,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和仿八种。“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增加的方式可分为释、评、写等;“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述”指用译语将原文内容转写或复述,对原作舍形取义;“缩”即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炼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信息量由大变小,远小于原作,篇幅由长变短;“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改”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了内容或形式乃至于风格。以上八种变通手段组织成十二变译方法: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仿译。
  总之,全译是力求保持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性翻译(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变译则有所取舍和改造,二者构成了一对范畴。变与不变成了一道分水岭:一面是全译的研究,拟为“全译论”或“通译论”,另一面是变译研究,拟为“变译论”,二者构成翻译研究的全貌。“翻译变体(变译)”是全译的变样,即非全译。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它也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或方法)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能提供一套更大胆的传输信息的变通方法。变译的提出,体现了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标志着翻译观念的一系列嬗变。不仅如此,它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如摘译、编译、综述等十余种形式。
  3.变译的本质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应该把改译(改写加翻译)纳入翻译的范畴:“翻译和烹调的方法有煮、炖、烤、杂、炸、煎、蒸、炒等。翻译的方法虽然不那么容易分门别类。可是如果硬性规定某一种翻译才是‘正宗的翻译’,那就等于是规定某一种烹调才是‘正宗的烹调’。”(张南峰,1995)另有人反驳:殊不知各中烹调方法之所以都是烹调,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火将生食变成熟食。如果只把鲜食品晒干成食品,那就不是烹调了;翻译则是把原文变成译文,而改译则是“改写加翻译”,明显有两个过程;正如烹调,它是一个过程,“烹调再食用”是两个过程,我们当然不能说“烹调”与“烹食”是一回事,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值得一提:它们都与“烹”有关,并且“烹饪”及“烹食”的都是同一食物,内容并没有变。我们以为改译则是首先改变内容,再翻译这改变之后的内容,而不是翻译改变前的内容。
  我们来看看“变”和“译”之间的关系。不仅“变”可以独立于“译”,而且“译”也可以独立于“变”。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面不一定跟着翻译活动。比如有人先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来却决定不对已摄取的内容进行翻译,而直接出版原文节选本(许多文摘出版物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个人进行了“变译”,但没有进行变译并不等于什么也没做。他做了事,就是实施了“变”这种行为。这就是说,“变”这种行为并不依赖于后面的“译”而存在。另一方面,“译”这种活动的进行,也不依赖于“变”,不对原作进行“增、减、编、述、缩、并、改”,翻译照样可以进行,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变”同“译”是两个独立的行为。
  如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变译,不必否定原来翻译的定义,也不必否定“忠实”的原则,因为翻译的对象是改变之后的内容,对于这个内容来说,翻译仍然奉行忠实的原则。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变译只是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而决不能成为译者胡译、乱译的借口。
  总之,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4.结论
  变译理论研究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变译”这个概念自成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知道,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要展开一种理论,确立一种新观念、更新概念和突破原来的框框是有必要的。变译理论界定了一个核心概念:变译。以这一新概念为主,再定出11个下位概念,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而这11种变译方法是经得起验证的方法。经过从逻辑学上对这一概念的探讨,指出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与原作有关的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变译理论还让人明白一个趋势: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要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开发信息,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7).
  [2]姜全吉.逻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第2版.
  [3]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第2版.
  [4]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5]冯庆华编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7]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