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音乐课堂学生“伪主体”现象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在的音乐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的确是可喜的变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学生“伪主体”的现象。常见的有以下两类:
  现象一:看似个性展示,实则包办代替。
  如在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的表现环节,教师让学生为歌曲设计歌曲的演唱或表演形式,一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领唱、齐唱)后,教师马上说:“那我们可不可以在前奏加上诗朗诵呢?还有领唱时其他同学就一起跟着摇摆模拟波浪,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最终,原本应属于学生的“个性”理解与设计,却完全被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取代。
  现象二:看似学生为主,实则放任自流。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给非洲歌曲《咿呀呀欧雷欧》伴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顿时教室里一片嘈杂,有的小组在闹着玩,随便敲几下,有的小组只有几个人认真练习,其余人成陪衬,当观众……教师则在教室里巡看了两圈。
  思考:学生主体去伪成真的三点建议:
  1. 基于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平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和经验,而且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学习方式的需求、情感体验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与条件。同时要注意在教学中瞄准情感交流的“兴奋点”,只有把准了学生的“脉”,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转化为主动体验。
  如学生喜爱流行歌曲,教师就从周杰伦的歌曲风格讨论引入“Rap”教学,再学习歌曲《高兴就好》,学生的参与都很积极主动。再如学生对越是熟悉的歌曲越是喜欢唱,也越乐意唱好。因此,对于音乐课上的歌曲,教师可以利用课前音乐、校广播站、赛歌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回顾,并适时针对学生的困难指导一些必要的歌唱技能,帮助其改进演唱,并用录音设备记录他们进步的足迹,让学生亲自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爱上歌唱,更主动地参与到歌唱学习中。
  2. 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精心设置问题,以疑启思,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验音乐,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问题的巧妙设置,能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音乐美。
  我在《渔歌》的欣赏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串问题:(1)完整聆听,特别注意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根据这一变化,乐曲可分为几部分?(2)听引子,并随音乐展开想象,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3)听主题音乐《渔歌》,说说音乐表现的情绪,旋律有怎样的特点?旋律中出现了哪些旋律音?(4)对比聆听B、C两段。结合速度、情绪、节拍说说它们的异同。C段旋律,除了节拍特点外,请同学们找找旋律中出现了几个旋律音?(5)听尾声,这段旋律有熟悉的感觉吗?与哪一段有关?(6)请同学们带着新的感悟完整聆听巴乌演奏家严铁明演奏的《渔歌》。乐曲是按照什么顺序发展的?学习中,学生带着问题走向音乐作品,在逐层深入地欣赏中触摸音乐的内核,在富有个性的解读、感悟中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感、满足感。
  3. 优化指导,落实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应优选教学方法,真正变“教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可“放任自流”。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指导方法与策略,做到既注重教法,又注重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规律和方法,将打开音乐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位教师在《军中姐妹》的教学拓展中,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电子音乐”的相关学习资源,而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歌曲的风格来制作电子音乐。在学习中,因为学生间的认识差异,在乐器选择和伴奏风格选择中均出现了分歧。此时,教师没有急于把学生引导到其预想的答案上来,而是让学生就不同的选择来分别进行尝试,在比较聆听不同的效果中来选择大家认可的最优方案。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与感受,把学生置于真正的学习者地位,促进学生在亲身的交流体验中获取直接经验,真正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
  在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比较容易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与情感表达,但在演唱中却很难把握。为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气息、咬字吐字方法对歌曲表现的作用,我给学生欣赏了他们熟悉喜爱的歌唱家刘欢的演唱,刘欢荡气回肠的深情演绎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学生,我顺势让学生交流刘欢演唱的特点和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再适时指导学生练习气息和咬字吐字的方法,学生就很乐意主动地去不断体会、改善,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表现力,唱得更投入,唱得更真切。
  总之,通过上述的观察和思考,作为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必须建立在真正意义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上,从一切方面唤起“教学觉醒”,因为“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
  (溧阳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1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