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珊玲
摘要: 现代化的生产过程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所以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同为培养人才而起作用。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
高等学校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现代化的生产过程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些方面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所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被引入高校的教育过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三者共同配合,同为培养人才起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步上正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日益被重视。1987年国务院转批了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逐步锻炼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知识分子。”强调了实践环节对人才培养的意义,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方式被纳入高校的教育过程,它在培养人的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高校存在多种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各种传播媒体以及实践环节。就课堂教学而言,它重要是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把人类史上积累的有用成果传授给学生,但这些知识是必要的但不是足够的。一方面是社会现实在不断地变化,另一方面理论知识本身与实践也存在差距,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应经过一个实践的环节来弥补这种不足。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实际现象进行对照、印证、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和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工具。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使其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技术,活动空间广阔,人际交往增多,这对他们体察社会生活的脉搏,了解科学技术的动态,拓宽文化视野,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无疑起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社会技能是其成功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劳动的能力和技术,强健的身体及其他生活技能。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增强这些技能。特别是经过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其所学专业上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发展实践技能,熟悉一些基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觉的职业意识,了解一些职业的社会意义,促进他们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和爱好,这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
(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社会实践是育人的环节。首先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全面投入社会生活,直接接触工农商群众,亲眼目睹党的政策所带来的伟大变化,感受着工农群众忘我奉献的高贵品质和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生变化,政治觉悟就会提高。其次,通过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深入社会,既可领略祖国山河之壮美、成就之辉煌,又可了解到我们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地区(贫困边缘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还很落后,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困和愚昧。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现实和民众的生活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树立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使其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了解民情,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有利于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坚韧、顽强、忍耐,守信等优良品质。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关系。一方面,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完成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三个基本途径,三者共同配合相互补充,同为培养人才而起作用;另一方面,三者在组织方式,参与主体,活动环境,作用对象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所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并重,要把三者均列入教学计划,在时间、人员经费等方面要有保证,不可借口重视某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其次要注意三者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安排在相应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完成之后,而与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则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可最小地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点,所以三者的并重应是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的一种并重,而不是三者地位的等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意义和最高的目标应是对高等学校正常教学过程的一种辅助与补充,而不是替代。三者各具特点而又联系紧密。
(一)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1.目的的统一性。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是为了培养学生,只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完成这个过程。社会实践所得的直接的现实社会的知识与课堂教学所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与沟通,使学生的知识系统趋于完善。
2.活动的主体有差别。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活动主体随情景的不同而不同。就教师的教的过程而言,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教材与学生共同构成活动的客体,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就学生学的过程而言,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与教材是复合客体,活动主体通过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获得需要的知识。社会实践活动与此不同,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其客体是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与自然物。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于这些客体,以扩展知识提高能力。
3.所获知识的层次不同。课堂教学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这些知识以书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接受者学生来说,是间接和抽象的。而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所得的知识以直接感性的知识为主,虽然可能不如课堂所得的知识系统简练,但因为是亲历、亲感,所以印象深刻;又因与后者相互补充、印证,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个人来说这两样知识同样重要,而对一个将要踏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后者更加实用与可靠。
4.知识获取的环境有差别。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虽然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但就二者的控制程度而言,前者显然更强。课堂教学一般有较为固定的教室、时间、对象、人数、程序,教师要在这种严格的控制环境中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社会的实践活动场景相对于课程教学则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它的环境可以是工厂、职场、军营、农田,对象可以是丰富而生动的整个社会生活。这些差异使得二者在组织方式,教育结果等方面各有特点。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1.二者的目的与结果的总体一致性。就高等学校的教育过程而言,社会实践与科研同样服务于培养人才的大目的。
2.二者的活动对象有差别。科学研究主要是以自然物为对象,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则重要是社会生活。
3.二者的活动方式有差别。科学研究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严密的论证推理来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社会实践则重要通过对生产生活的现实参与体验和了解其含义与规则。
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共同构成高校的主要教育环节,三者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实践证明: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三者的互补并进是高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完成教育目的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黄云龙主编.现代教育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3]胡建华等主编.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