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谈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中音乐生态课堂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概要: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新课程中的很多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高中音乐生态课堂,应该是体验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更是合作的课堂,是评价开放化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 生态课堂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我国学者主张从教育和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手,以教育系统为主轴,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以教育的生态系统为横断面,以期建立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集中阐述其原理,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生态方面的努力在于倡导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建设自然和谐的校园发展机制,包括校园环境的生态维持,师生管理的生态关注,学科教学的生态设计,道德教育的生态关怀以及绩效评价的生态化制订。但毋庸置疑的是,课堂教学仍然是新课程改革最薄弱的环节。
  笔者从班级的微观生态课堂的特点出发,来思考高中音乐教学。力求从新的视角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生态课堂”需注重情感体验
  
  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生态学都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然和谐状态。强调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成分应该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在教学中,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更不能忽视。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课堂构成因素的复杂性,必须充分认识课堂、理解课堂和改造课堂。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联结,情感上深层次的体验、描述、理解才是艺术学习的最好方式。在音乐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先隐去音乐作品的名称,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情绪的把握体验音乐传达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在此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二、“生态课堂”依靠课堂动态生成
  
  教育生态学提出了“花盆效应”。在花盆里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小生态环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同样,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打破传统的单一性知识传授的格局,联系学生的生态环境进行问题情境的弹性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与各种教育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所依存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就是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如果能转化为生成的生态课堂。那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笔者常常会因为音乐课堂上发生的一些意外而灵机一动得到意外的收获。一次音乐课笔者踏进班级时,教室里简直是闹成一团,有聊天说笑的,有追逐打闹的,甚至有一位调皮的学生以笔为鼓棒,在文具盒上敲出咚咚咚咚的鼓点,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怎么控制住局势呢?笔者突然忽然灵机一动:今天正要欣赏《非洲歌舞音乐》这一节,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何不来个模拟演奏呢?“同学们,奥运会开幕式上独特的非洲歌舞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非洲歌舞音乐,不过有一个要求,请你们在欣赏音乐时用你们的身体动作来模拟各种乐器的演奏,同时请注意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力度。”,同学们拿起笔随着欢快的旋律尽情地敲打手边能找到的“鼓”――书本、桌面。感受到了非洲音乐的特点: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的节奏,感受了其节奏的魅力。更深刻地理解了非洲音乐。这一节生成的音乐“生态课堂”,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更乐于接受这种生成的课堂。
  
  三、“生态课堂”要求合作学习
  
  良性竞争和协同进化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无论是班级与班级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对于受教育者都可以产生推动力,推进个体之间知识建构的交叉与渗透,从而提高个体与群体的教育质量。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到良性竞争与协作机制,展开合作学习,是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生生互动合作的重要教学方式。
  在音乐“生态课堂”的设计上,音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更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要尽可能设计一些要靠小组成员的合作来完成或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音乐活动。要让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使每个人都是在音乐;课堂上活动的能动体。笔者在教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时,要求全班同学参与表演一部有关梅兰芳蓄须明志事迹的小话剧,以激起同学们对梅兰芳的爱国热情的钦佩。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根据剧本自己分成几个小组,并自己推选导演和小组负责人。通过他们的合作表演,更好地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合作教学中,音乐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生态化课堂”是评价开放化的课堂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角度、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为的就是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评价必须具有发展性功能。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形成性,由甄别和遴选转向激励和发展,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形成这些成果的过程和这一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估学生的重要依据。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同时参考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课后学习的作业评价、整合学习的考试评价、网络学习的开放性评价,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评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评价的角度和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原则是确定的,那就是将学生视为差异的个体,挖掘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优点,并加以鼓励和发扬。
  总之,在音乐生态课堂上,音乐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适时安排一些让学生自主、自由创作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学习要求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2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