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绿色产业的发展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绿色产业是当今国内外很受关注的新兴的“产业”,它涵盖了三大产业,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贵州发展绿色产业是兴黔利民的一个好方法,通过对贵州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劣势分析,提出贵州发展绿色产业的几项举措。
  关键词:绿色产品;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052―02
  
  贵州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为主,以2008年为例,贵州省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的2.8%,但是GDP却只占全国的1.1%。相对较高的能耗却没有产生出更高的GDP,同时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悖的,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利于整个贵州经济长远有效的发展,贵州经济增长的最佳增长方式是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绿色产业是一个最好选择,它正是标榜促进良好经济社会循环发展。
  一、绿色产业含义
  绿色产业是指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它不仅包括生产环保产品的环保工业及环保技术服务业,而且广泛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各领域、各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产业涵盖了经济生活多方面,也就是说不能着眼于一个产业,一个行业,而是各个产业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二、贵州发展绿色产业优势
  1.环境优势。实际上,贵州虽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且污染问题也困扰着整个贵州经济发展,但是,相对于中国其他一些省市来说,状况还是较好的。贵州境内环境污染较大的化工、冶金等企业相对较少,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用化学品施用量少,所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受污染较轻,环境状况也明显优于发达省区甚至周边省区,因此,贵州要借助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使得原本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及可循环利用,更是需要发展绿色产业将环境保护及治理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2.区位优势。贵州毗邻五省一个直辖市,也是西南地区近海最近的省份,西南地区商品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目前修建的贵广高铁一旦建成将大大缩短依托广东省与国际市场交易距离与时间,有利于将贵州的产品推广到世界。而绿色产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能够更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这便能够加大绿色产品的销量及吸引投资资金注入,使绿色产业收益反哺贵州经济,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劳动力优势。贵州是全国农业大省同时作为全国劳动力输出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绿色产业可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依托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价位优势,提高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贵州可用耕地少,农业人口基数大,要缓解人地矛盾同时要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却还要兼顾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绿色产业发展能有效解决贵州问题突出的三农问题。
  4.政策支持。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良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对于整个贵州省抑或是整个国家来说,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适应于贵州乃至全国经济永续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是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
  三、贵州发展绿色产业的劣势
  1.对于绿色产业认识的局限。作为一个新概念和新事物对于绿色产业的深刻认识是需要一定过程,目前很多人对于绿色产业局限于农业。其实就如绿色产业概念所表述的一样,农业只是绿色产业的一部分,不能将它们等同,绿色产业还可以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新增长方式。以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也来说,贵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以自然旅游资源为首,如果整个贵州旅游产业以走绿色道路为主,是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好方向。
  2.科技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由于绿色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和高技术性特征,如何应用科技投入和实践来建设贵州绿色产业,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支持,才能不断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也保证绿色产业下绿色产品的竞争性。目前由于贵州绿色产业规模较小,因此从业人员多以素质较为低下的劳动者为主,这些劳动者对于新知识并不能完全理解与应用,从事绿色产业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又很少,贵州绿色产业面临人才危机,科技与管理人员的断层与大量素质低下劳动者,会造成绿色产业观念陈旧,科研开发能力降低使得绿色产品缺乏竞争力。
  3.示范企业涉及范围较小,无法起示范作用。目前贵州绿色产业一个著名的龙头企业为我省猕猴桃产业的“龙头”企业――尊荣贵宝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建立猕猴桃产业公司、猕猴桃果汁饮品公司、药业公司和生物菌肥公司,形成了企业集团,在贵州起到了“龙头”作用。这是绿色产业发展一个成功例子,为贵州绿色产业做了一个示范作用。但是,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成功例子,它却无法为其他两个产业作为示范企业,只有在各个产业都建立起规模较大同时示范效果极佳的企业或基地才能够带领整个产业发展,三大产业也才能够协调发展。
  4.绿色产业投资相对较少。作为投资回报周期相对其他产业较长的绿色产业来说,投资方顾虑的因素很多,贵州政府怎样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提升国内外企业对于投资贵州绿色产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注入这一新产业也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有了资金支持,才能使得绿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前资金的缺乏与政策的支持却较少,也使得这一产业陷入缺乏资金的困扰。
  四、贵州发展绿色产业措施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绿色产业的保证。绿色产业走的是经济效益与保护环境并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要所有绿色产品是污染最小,环境的损害最小,资源最节约同时却兼有利润能够有利于经济发展,这对贵州的生态环境是有高要求的。绿色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和基础。没有绿色环境,不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产业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因此在生态恶化地区,要大力发展与当地资源相适应的产业,使其自身经济目标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提高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施行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防治、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同时要控制和减少水、空的污染,制定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执行“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制度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
  2.建立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以带动辐射绿色产业的大范围推进。建立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是带动整个贵州省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举措。要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绿色产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生态环境较好、自然资源优势强、生产水平较高、交通信息比较方便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然后进一步在这些基地中选择具有特色的绿色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名优品牌的开发,要以企业为龙头,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一旦这些基地与企业做成规模,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金、投资者与从业人员,这便会使绿色产业的规模不断变强,从而辐射到全贵州,不仅使贵州原有产业发展绿化,更符合绿色生产力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使若干传统产业的发展绿化,符合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要求,会大大减少传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使产业结构建立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而且也会带动绿色消费。
  3.加强对绿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及人才培养。绿色产业的新颖及推广,需要大量科技支撑,使绿色产业与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同时需要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管理人才。要把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研究制定符合贵州特色绿色产业策略。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吸收国内外发展绿色产业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动绿色产业的升级,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二是在有关高等院校增设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
  4.政府通过合理政策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合理有效的政府政策是对绿色产业最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绿色产业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这种需求大多只有通过国家制定的环境法规、标准和各种环保政策,才会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才会形成绿色产业的土壤。绿色产业的发展具有“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依赖性”。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制订税收、用地、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绿色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在法律法规方面:一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二是资源价格、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和健全;三是有必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标志、标识的认定和使用作出法律规定,以避免、减少和惩罚假冒滥用行为,保持绿色产业、产品的真正绿色和纯洁。在激励政策方面:一是要有优惠的税收政策与补贴政策予以保障,增强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二是明晰的产权政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享有产权原则;三是对人才的鼓励措施,通过制定一系列人才鼓励政策,吸收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其中,并对先进的个人或企业予以鼓励,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避免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吴秀云,卫立冬.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5,7(4).
  [2]郭晖.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4,(3).
  [3]斯日古楞.内蒙古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劣势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4]刘景林,隋舵.绿色产业:第四产业论[J].生产力研究,2002,(6).
  [5]朱永法,等.试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4).
  (责任编辑/ 李璐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3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