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语礼貌原则中的文化心理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宁 郑 娟

  摘 要:礼貌原则具有文化决定性。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不同的礼貌原则,且受各自文化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英汉语礼貌原则的关系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不同内涵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从而指出认清这一差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心理 差异
  
  1. 引言
  
  礼貌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是各种社会群体所共有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不同群体在文化心理方面存有差异,作为规范语言形式的礼貌原则及其内涵也就随之不同。当然,本文所要探讨的英汉语两种礼貌原则同样概莫能外。
  
  2. 英汉语礼貌原则综述
  
  2.1 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Leech效法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提出了另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这个原则包含6项准则,即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每项准则又有两条次准则,如“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等(何自然,1997:108)。
  由此可见,交际双方通过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获得了对方的好感。这就从中体现出西方人注重平等的个人权利和尊严互重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理念。
  2.2 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顾曰国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参照Leech的表述方式,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5条礼貌准则,即“贬己尊人、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何自然,1997:116)。他还认为,礼貌在汉语中有四个基本要素:“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即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和社会地位等;谦虚(modesty),即贬己尊人;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即对对方热情关心;温文尔雅(refinement),即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林新明,2004:9)。
  尽管从表面内容看,上述两套礼貌原则似乎异曲同工;但实际上顾先生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礼貌准则更体现出中国人伦理和谐的交际心理。
  
  3. 文化心理差异对英汉语礼貌原则的影响
  
  文化心理(psychological cultures)主要是指同一文化群体的人在内外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整体心理倾向。它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长期积淀物,对内呈现出一种稳固结构,对外则表现为一种反应程式。就其表征层而言,“强调一准则、忽视另一准则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准则的厚此薄彼,在不同文化里,可有不同的心理表征排列方式。”(熊学亮,1999:123)可见,交际双方在具体语境中对礼貌原则做出的不同选择也正是这样一种受文化心理驱使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1不同的文化渊源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与传统的礼治是紧密相连的。在以差序格局为主要构架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秩序,还协调了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正所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李泽厚,2005:340)。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视平等(equality)为取向;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在奋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境界。人身自由、个性解放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现代汉语文化的礼貌原则仍然强调“礼尚往来”,它富有人伦特色,不同于西方那些仅仅规范人们在交际中如何措辞的规约;而英语文化的礼貌原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并且不太注重交往中必须使用的言语准绳。
  从字面内容看,顾曰国的“贬己尊人”同Leech的赞誉和谦逊准则基本相同,但实际上两者却反映出不同的交往文化观。“贬己尊人”是一个合二为一的过程,即“尊人”是表达礼貌的归宿,“贬己”是实现目的的方式。既要让听话人在比较反差中体验到更强烈的尊重,又能使说话人在交际中博得对方的好感。然而,在英语交际环境中情况就大不相同。Leech提出的赞誉和谦逊准则不但是两条相对独立的原则,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更会受到西方平等理念的深刻影响。换言之,“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而西方人则是‘尊人’但不‘贬己’”(刘越莲,2000:40)。因为用“贬己”作为“尊人”的代价既会丢掉自己的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又会让对方误认为自己没自信或不真诚。况且,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的言行才算得上真正的礼貌”(何自然,1997:119),故而人们把“尊己”看得比“尊人”更重要。
  3.2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指导人们的行为、思维、认知活动和事物评价的标准系统,这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它往往具有相对性和排他性。在一种文化中被认可和推崇的价值观念,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贬斥或摒弃。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们的言行大都严格遵守社会既定的潜规则。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重视从姿态容貌中进行交流、从含蓄间接的限制语码(restricted code)中展开表达,同时依赖环境、对方或心理等因素去理解别人的意图,做到“礼恭、辞顺、色从”(林新明,2004:9)。所以,汉语文化对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被称为高语境语码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
  在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人们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追求自由和差异。在英美人看来,语言的功能就是能清晰准确、合乎逻辑地去说服和改造别人。此外,由于缺少大量共同经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管道的详细语码(elaborated code);因此英语文化属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人们习惯于用直言快语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平等争论是明理服人的手段,一般只要是礼貌范围内允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不快。
  所以,英语文化中的一致准则与汉语文化中的求同准则在实质上相去甚远。前者是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统摄下,通过争议、辩论等方式实现交际双方的意见趋同,从而达到一种“非此即彼”的沟通效果;而后者则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通过融通、攀谈等方式实现交际双方的互惠互谅,从而追求一种“求同存异”的和谐氛围。
  3.3 不同的思维模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往往不同。浸透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很难映现另一种文化的心理表征,因而在思维方式上也必然有别。
  总体看来,汉语文化属于圆式思维模式,人们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理解问题,重视直觉产生的灵感和顿悟(贾玉新,1997)。此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屈服于社会,属于场依附型(field dependence),即强环境文化型(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2001);说话时力求简洁、含蓄、委婉,并强调语言形式。在交际原则的取舍上,汉语文化主要关注礼貌原则。当沟通中遇到难以启齿的话题时,双方都会考虑如何沿着德言行准则的轨道去传递信息;至于话语中的潜台词则尽量靠听话者自己去品味。有时为了交际的继续或避免冲突,人们甚至不惜说假话。

  与之相反,英美文化属于典型的线性思维模式。人们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进行思考并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属于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2001)。在日常沟通中,人们首先会考虑合作原则,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和渠道向听话人“慷慨”地传递足够的信息,包括礼貌和不礼貌的方式。
  3.4 不同的人际观念
  人际观念是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不同的文化心理决定着不同群族有着各异的人际观念。中国伦理思想提倡重群体轻个体,“这种群体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使中国人在人际观念上具有他人取向的特点……传统文化心理也具有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特征”(王娟,2006:10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亲近和谐,对礼貌原则的选择也大多带有家族主义印记。
  而英美国家的人际观念则受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概念的影响,即“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是一种彼此相似或不同的对称的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只有在这一维度之上,人们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达到交流的频度,展开更广泛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交流,并保持稳定的社会属性”(Hatim Basil,2001:145)。所以,“英美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和自由、自立、自治等字眼密切相联,并以此作为对外界事务的衡量标准”(王娟,2006:105),在选用礼貌原则时也格外注重对自由空间的保留。
  可见,看似相仿的英汉语两套礼貌原则体系,由于人际关系的远近疏密不同,在度的把握上也大不相同。在汉语日常环境中,人们习惯将文雅准则作为衡量礼貌程度的通行标准。人际关系越远、场合越正式,对话用语的文雅程度往往越高。而在英语日常环境中,人们奉行得体准则,对文雅的追求远没有东方那么强烈。尤其在与同级同龄人交流时,英美人既不会因两者关系密切而无所不谈,也不会因两者来往不深而顾虑重重。
  
  4. 认清差异的现实意义
  
  4.1 交流融通,谋求双赢
  交流的目的在于融通,融通的归宿在于双赢。谋求交流中的双赢,有赖于礼貌原则的使用;而“礼貌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王建华,1998:18)。因此,要想礼貌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功效,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予以调整或变通。
  4.2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交流过程中误会往往源于双方沟通不畅,而消除这种隔阂同样需要共同努力、互惠互谅。所以,英汉语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开展交流时应抱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参与其中,对对方纯属无心的礼貌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of politeness)(Jef Verschueren,2000)予以积极的谅解和友好的提示。当然,了解和尊重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合理回避心理禁区,才是互相理解、和谐交流的要旨。
  5. 结语
  礼貌原则作为制约日常交流的规则准绳,客观上为人们顺畅地往来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同时也为人们研究言语交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心理存在的巨大差异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其实用的普遍性受到了限定,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更多地从跨文化角度去思考、揣摩、完善。
  
  参考文献:
  [1]Basil, H.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Scollon, R. & Scollon, S.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李泽厚. 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
  [7]林新明. 礼貌原则解析及其文化特性[J].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4,(11).
  [8]刘越莲. 礼貌与跨文化交际[J]. 外语教学,2000,(1).
  [9]王建华. 礼貌的相对性[J]. 外国语,1998,(3).
  [10]王娟. 中西文化心理对礼貌语及行为选择的影响[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11]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