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在进行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泥 彩/辑

  从前,美国公众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与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当经济上涨时,美国人对那些蜂拥而入寻求改善生活的外国劳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睁。移民问题专家杰弗里・帕塞尔说,“总体来看,美国人对外来移民总是有或多或少的敌视,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它却一直存在着”。9.11以后,美国经济虽未有严重衰退,但对外来移民的警惕和敌视却不再被认为是旧时代的偏执狂,而被当作是新时代的审慎与远见。
  
  社会篇
  
  三位尘土满身的消防队员在世贸废墟中正升起一面星条旗――这张照片已经成为了记述众多无名英雄的图像中的经典(参见今年17期第18页配图),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不次于那张二战中美国大兵抢滩琉璜岛插上国旗的照片。因此,根据照片中人物的姿态在布鲁克林区竖起一座19英尺高的铜像本该是令全美国人拍手称快的想法,但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却招来了意想不到的非议。
  在原来的照片上,三名消防队员都是白人,而铜像的创意者纽约消防处却硬要将三人分别塑造成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人。此想法一出,立刻激起美国消防队员的愤怒。毕竟,据官方的统计,9.11事件中遇难的343名消防队员中,有319名是美国白人。不过,别出心裁者却自有道理,“在那一刻,牺牲者属于许多不同的种族,我们做此决定的目的在于纪念每一个英雄,而不仅是刻画具体的人物。”反对意见的理由则是,即然目的如此,那就不应该选这张家喻户晓的照片为原型,这样做有违背史实之嫌。
  铜像模型早已出台,但争论仍在继续,它反映了美国社会对多元化现实的两种不同态度。但不管怎样,9.11以后,美国各种族的认同感、团结力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
  
  电影篇
  
  一年来,反恐战争打得热火朝天,而好莱坞也是“战事”不断。先有梅尔・吉布森领衔的越战片《我们是勇士》;紧接着,讲述二战中美军招幕的印第安纳瓦霍族密语者故事的《风语者》席卷美国夏季电影市场;而《战争男人》也即将推出,片中男主角布鲁斯・威利斯饰演一位在非洲解救人道主义援助者的特种兵。此外,讲述“持久自由”行动各阶段美国大兵们生活的纪实影片也会在周年纪念前后上映。虽然,这些影片中的大部分与反恐战争并无直接联系,但正如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的负责人所言,“自从9.11以来,我们对美国军人有了更多的崇敬,而向世界解释美国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的确,这一年来,成为美国大兵也已成为相当“酷”的事情。难怪《我们是勇士》在西点上映时,学校的学员取代剧组成员成为了议论的焦点。
  
  书籍篇
  
  《走出废墟》(Out of Ruins)作者霍拉伯德(Holabird)是一位画家。长期以来,以描绘诸如交通堵塞、办公大楼等城市风景而闻名。在双子塔倒塌之后,她用水彩的形式而不是照片向人们展现了折断的钢筋、吊车以及美国国旗。此书以霍拉伯德的画为主,并配以艾米莉・狄金森、沃尔特・惠特曼以及T・S・艾略特的诗篇,强调了从废墟中唤起的人类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