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太湖县水稻生产形势及其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介绍了太湖县水稻生产主推技术和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单产与提质增效并重、继续实施品牌粮食建设项目、扩大稻田综合种养示范以及出台政策保障措施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水稻;生产形势;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9-0046-2
  太湖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资源丰沛,常年平均降雨量1554.2mm,日照时数1936.7h,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49d,适宜水稻等大多数农作物生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集山区、花亭湖库区、圩畈区和湖区为一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优质水稻生产及粮食品牌创建。
  1 太湖县水稻生产形势
  1.1 基本情况 2018年一季稻面积25333hm2,品种类型以杂交中籼为主,面积21333hm2,占84.2%。其中,单个杂交组合达2000hm2以上的品种主要有两优688和隆两优华占;单个组合达到1333hm2的有深两优8010、隆两优3463和隆两优1813;單个组合面积达667hm2的有Y两优17、望两优361和Y两优1998等。
  1.2 一季稻主推技术应用情况 良种应用21333hm2;机插秧3333hm2,其中基质育秧667hm2;直播16666hm2,占65.8%;与2017年相比,人工移栽增加1333hm2,机械插秧减少7333hm2,直播增加6000hm2。机械插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播种季节的推迟和育秧程序复杂及成本增加。配方施肥22666hm2,占89.5%,其中应用有机无机或有机肥面积3333hm2;病虫统防统治20000hm2/次,其中推广无人机喷药技术6667hm2/次,推广生物农药6667hm2,推广农药助剂10000hm2,机械收割面积23333hm2。
  1.3 “水稻+”绿色模式应用情况 全县以稻虾连作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37hm2,涉及9个乡镇40个种粮大户,经济效益明显;“蔺草+水稻”模式63hm2;“一种两收”再生稻示范33hm2;“水稻+药材(元胡)”模式13hm2。
  1.4 水稻产量影响因素
  1.4.1 气象因素 2018年5月份,日平均气温比2017年同期大部分日期要高2~3℃,有利于秧苗生长;总降雨量为226.2mm,比2017年同期(152.8mm)多63.4mm,雨水充足,也导致秧苗短期受淹(5月22日、26日降雨量分别为49.4mm、32.8mm)。
  2018年6月份,日最高气温有16d超过30℃,而2017年同期只有1d超过30℃,气温总体比2017年高;降雨量只有75.1mm,比2017年少136.4mm,雨量偏少,但6月份花亭湖蓄水充足,水源有保障,对处于分蘖期的中稻而言,这样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
  2018年7月17日至8月2日,连续17d出现35℃高温,对于播期普遍推迟、正处于分蘖末期的太湖县水稻而言,没有受到太大影响。8月6~15日除2d气温较低,其余8d皆为35℃以上高温,这期间有4400hm2中稻抽穗扬花,高温造成水稻花粉败育,结实率降低。8月16日至9月25日,除3d气温超过35℃,其余气温为17.7~34.1℃,气温适宜、雨日少,这样的天气条件对水稻后期生长有利,利于干物质积累。
  总体而言,太湖县2018年气象灾害减产程度比2017年轻。对2018年中稻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是8、9月份的干旱天气,全县绝收面积1000hm2左右,主要集中在徐桥、大石等乡镇部分水路偏远的旱改水田块。有水源且采取了有效抗旱措施的田块,普遍表现比2017年增收。
  1.4.2 病虫草害 2018年太湖县加大了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同时抽穗扬花阶段雨日少,病害发生轻,尤其是纹枯病和穗颈瘟两大病害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比往年显著降低,秆青籽黄。2018年其他地区大流行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检疫性病害,在本地区没有大面积发生。虫害较轻,这得益于植保部门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和种植户的有效防控,同时高温对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8年直播田草害控制总体比去年好,多数田块播后及时采取了封闭措施,但有部分田块草害偏重。一是由于人手不够,2叶1心前未能及时除草,杂草较多;二是秸秆和杂草种子过量还田、高温干旱施用除草剂不及时或效果不佳或过量使用,导致稻田杂草丛生和恶性杂草增多,难以根除,危害稻苗。
  2 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收益偏低 太湖县人均土地少,农民多外出务工,农业用工工资上涨、农药化肥上涨、用工短缺,又加上粮食最低收购价下降,种植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贻误农时,影响进度,水稻生产效益偏低。
  2.2 栽培技术应用不够 一是播栽周期拉长,早播与迟播接近60d,生产上不便于统一管理。二是基本苗不够,平均只有11.55万穴/hm2,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三是忽视病害防治,稻瘟病、稻曲病逐年加重。
  2.3 药肥施用不当 一是化肥投入量大,有机肥施用量少,各种元素比例不平衡,利用率过低。二是由于长期施用除草剂,导致田间恶性杂草增多,抗药性增强,需用多种单一及对路除草剂,这样既增加了施药难度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2.4 气象灾害的制约 太湖县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不高,气象灾害(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台风)是该县水稻生产长期面临的问题。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3.1.1 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 大力推广水稻绿色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利用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防治次数,防治次数平均可减少30~45次/hm2,每hm2节本增效750~1050元;推广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和水稻螟虫性诱剂、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特别是有机肥料的应用,减少化学肥料使用,每hm2可减少成本450~600元;通过种植绿肥、有机肥应用、秸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每hm2可减少成本450~675元。增强水稻植株的抗性,提高稻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3.1.2 实施“双千工程” 推广稻渔和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等“水稻+”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
  3.1.3 加强苗情与病虫情的监测 利用苗情监测和病虫情监测数据分析提出田管意见,及时上报(省、市、县农委)、及时指导全县水稻生产,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2 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 太湖县种植业局成立专家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也成立技术指导组。要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田间指导管理,保证水稻丰产。同时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预报、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技术部门的田间管理措施,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平台、微信群、明白纸等渠道,及时发送到农民及种植大户手中,为水稻生产服务;农技推广部门要针对不同灾情分类指导,植保部门及时发放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及时叶面喷施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或+水稻生长调节剂),增加水稻植株的抗性,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要结合粮食绿色模式攻关、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民绿色增产意识,大力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稻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责编:徐世红)作者简介:李海兰(1977—),女,安徽太湖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9-04-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