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康国才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与推进,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要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要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开展相关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的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为人人”的理念,强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与推进,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纵观数学教学现状,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强化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发展需求。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时代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当前社会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对数学的应用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在不断增强,如果可以很好地将数学理论的内容积极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内容,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数学本身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逐步在各小学实施。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主宰着整个课堂,讲什么一人说了算,不管学生的感受,不管学生的需求,只要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就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课堂是封闭的,是抹杀学生个性的,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成了“高分低能”。新课改理念积极倡导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中的腐朽环节,紧紧跟上现代社会中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用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少些责备,多些赞美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从而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创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用勇敢的心态对待学习,让每名学生都勇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巧妙利用数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即要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如,在教学六年级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ch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有关圆柱侧面积的生活原型,如有的学生说,把一张纸收拢以后就成了一个圆柱体侧面,有的说,把一个圆柱体形状的包装盒侧面上的包装纸剪下来,就成了一张长方形的纸等,这说明学生的头脑中有较多的有关侧面积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感性材料正是推导面积公式的生活原型。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饮料瓶。问:饮料瓶哪一段是圆柱形的?它的侧面积是哪一部分?你是怎么知道呢?学生有的说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是摸出来的;也有的说是在桌面上滚出来的。教师接着问:滚动时,瓶子塑料纸包住的滚过的地方是什么图形?滚动一圈后的面积与塑料纸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算出侧面积?这时,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在這个教学中,教师重视从数学事实出发,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等活动,从而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创设,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涉及的计算题和练习题也比较多。当素质教育施行以后,小学数学教材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的环节被剔除,加入了更多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也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在这一前提下,教师更应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创设一些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垂线段”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小乔家离公路非常近,为了方便出行,小乔爸爸要修一条直达公路的小路,你能帮他们设计一个最短路线吗?通过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怎么画最短。这样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应用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是由于在生活中没有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和积累。因此,即便遇到问题,学生也很难有效解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能使学生积累到更多数学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加强课外实践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接受知识就会越快,接受程度也会越高。因此,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时,我常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丈量实验田的周长,孩子们很激动,他们细心丈量,还测出不同实验田之间的差距。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并让学生计算我班的人均面积。正是这形形色色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他们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好数学是一种必备的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与推进,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要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要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开展相关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知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科学中国人,2014,35(23):242
   [2]申栋民.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34(3):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