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透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网上广为流传的调侃,反映出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是普遍现象。对此,山东部分大学推出“无手机课堂”行动,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先将手机关机或调为静音上交,实行“集体休息”。此举引起了网友对大学课堂“禁用手机”的热议。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最亲密甚至是离不开的随身伙伴。不妨观察一下四周,几乎80%的人在低头“玩手机”,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智能手机摇身一变成了大多数人的“玩具”,占据了人们大量的零碎时间,特别是大学生喜欢“玩手机”,甚至成了“手机控”、课堂“低头族”,严重影响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至于让学校束手无策。近年,创设“无手机课堂”,已成为许多大学的普遍做法。对此,有专家认为,这种外部制约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也许会更有效。
  一、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泛滥举隅
  第一,手机上网遍及校园。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用手机上网已经司空见惯。2011年,教育部对上海18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73%的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71.46分钟。其中,87.7%的学生以娱乐为上网主要目的,81%的学生为了获取信息,71.6%的学生为了交流沟通,仅有49.8%的学生为了学习。手机上网让学生享受到“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冲浪”的便捷和愉悦,但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二,课堂“玩手机”的学生较多。《南国早报》记者观察发现,广西大学第一教学楼1楼的7间教室,教师整堂课都是站着授课,不时变换着精心准备的课件,但每间教室至少有1/5的人“玩手机”。
  第三,课堂“玩手机”的频次较高。2014年有记者曾在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群里做过一个小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有100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中,90%的人都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玩过手机,经常玩的占49%,有时玩的占37%,很偶尔玩的占12%,从来不玩的只有2%。在常玩手机的人中,超六成的人在10分钟以内就看一次手机。
  第四,课堂“玩手机”也是“国际难题”。大学生课堂“玩手机”不仅在中国流行,而且在全球各个大学泛滥,不管理不行,管理又没有良策,俨然已经成为“国际难题”。2013年,全美大学书店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他们总是或经常在课堂“玩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爱荷华州立大学是美国最早在校园中普及无线网络的学校,可如今该校20%的课程都在大纲中写明,课堂禁止使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等方面的要求。
  二、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治理举隅
  目前,课堂“玩手机”已经是大学教学管理不能不正视的问题,好在许多大学正在寻求解决之策。虽然,现在还没有大学将禁止“玩手机”列入规章制度中,但课堂“玩手机”问题还是引起了越来越多大学管理者的重视。针对课堂“玩手机”人数与频次激增的现象,一些大学已经着手采取措施,规范学生“玩手机”的行为,或通过屏蔽信号、扣分,或设置手机收纳袋等措施倡导“无手机课堂”……归纳起来,有如下做法。
  第一,责成教师监督管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治理课堂“玩手机”现象,一些大学的教务部门把上课“玩手机”列入课堂纪律管理条例中,责成任课教师实施管理。《江南时报》曾报道,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走进教室要关掉手机”列入教师考核,把“上课打手机等同于教学事故来处理”。
  第二,宣传教育自我管理。2014年11月初,山东工商学院学生会在全校教学楼前开展“无手机课堂”签名活动,并设计了宣传海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了倡议;该校还在其韶华网开设“无手机课堂”讨论专题,围绕“无手机课堂――打响课堂保卫战”展开广泛讨论。
  第三,活跃课堂温情管理。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教师更加认真备课,每次课堂都会结合社会热点搜集各种资料,让课堂更加有趣。
  第四,辅助教学融合管理。2013年年6月,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有教师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开设微信公众号,用微信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发送漂流瓶,或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发送课堂照片和内容,并计入平时考核。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如何利用手机进行辅助课堂教学方面作出了别出心裁的探索,让学生手中的手机从“玩具”变成了“教具”。
  三、大学生为何热衷课堂“玩手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由简单的通信工具转变为彰显个性、体现时尚的“神器”。大学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学生有较多的空闲时间“玩手机”。学生为何热衷课堂“玩手机”呢?《南国早报》记者对5所驻邕大学的50位学生迷恋手机的原因进行的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没别的原因,就是想玩”“上课太无聊,玩手机打发时间”。总体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时尚心理的满足。手机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滋生了过度依赖的负面效应。学生往往追求功能更全、外形更时尚、款式更新颖的手机,而这些手机在满足学生虚荣心的同时,也导致了更严重的“手机依赖症”。许多学生表示,曾经尝试着离开手机一会儿,但是“手机依赖症”发作让他们像过敏一样难受。《南国早报》就此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虽然支持“无手机课堂”,却表示难以戒掉“手机依赖症”。
  第二,厌学情绪的释放。不少产生了厌学心理的学生,通过“玩手机”来排解自己对于课堂约束的不满,不想主动接受知识,宁愿成为“屏幕奴隶”,也不想天天对着书本。有学生认为,自己不想听课,是因为教师的讲授缺乏吸引力。有教师认为,学生爱“玩手机”若是主观不想听课或不感兴趣,老师则无法改变,但教学吸引力欠缺这就是教师的问题。可见,学生课堂“玩手机”也是对教师的挑战。
  第三,交往欲望的驱使。在信息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学生正处于人际交往的活跃年龄段,手机当之无愧成为学生的贴身之物。对学生来说,实现人际交往需求的一个简单途径就是手机,它不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就能时时互通信息。另外,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巨大信息让人应接不暇,手机不仅可以用于社交,也可以打游戏、看电影、购物,还可以看新闻、查资料……   第四,教育缺位的结果。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了教室,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学生在课堂上随时都能用手机上网。而现在的大学,很少对学生课堂“玩手机”明确进行限制,有些教师对学生“玩手机”也是无可奈何。大学考试又不严格,很多学生没有把考试及格与能否毕业当成多大的事儿。加上大学的一些课程设置本身就不合理,不选修又无法获得学分,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去听课,这样就很难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四、如何让大学生课堂不再“玩手机”
  《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发起的关于“是否支持无手机课堂”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九成的网友支持“无手机课堂”。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室里就该认真听课,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玩手机”对眼睛不好,“玩手机”会导致考试成绩不好。11%的反对者则认为,手机可以用来查有关资料,还可以用来拍摄课件等。看来,让学生课堂上不再“玩手机”需要多方合力。
  第一,学生学习自觉起来。有记者对北京一些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上课期间是否“玩手机”全凭学生自觉。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玩手机”才会从根本上朝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方向发展。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讨论对“玩手机”的认识,弄清“玩手机”的利弊。学校也可以举办相关讲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约束,减少课堂使用手机的次数,改正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第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起来。教师的授课方式需要改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可视化,增加课堂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考核方式需要创新,在平时加大课堂考核力度,提高平时成绩的分数占比,让学生散漫的学习状态得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需要延伸,可以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分享课程的相关资料、讨论作业、回答问题,建立线下课堂和线上课堂的双向模式。
  第三,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无手机课堂”不是将手机藏起来,而是需要制定出适用的制度。比如,武昌理工学院规定,学生课堂“玩手机”,发现一次扣除1分平时成绩,直至扣完为止。
  第四,校园文化丰富起来。外媒也有报道,哈佛大学教师也为学生“玩手机”苦恼,教师若没收学生手机,又被学生贯以“侵犯人权”,无奈只得归还。处理“玩手机”要讲方法,尊重学生往往能获得“双赢”的效果。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感受人际交往的魅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校也要举办“玩手机”危害的讲座,让学生文明使用手机,自觉远离“玩手机”的危害。
  责编:赵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09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