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潜艇,美俄英法对对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 雨
2月份的关键词,不妨说是“碰撞”。3日深夜,英法两艘导弹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某海域,不可思议地撞到一起;11日凌晨,美俄两颗卫星,又在西伯利亚上空上演“鹊桥会”。碰撞的背后,是简单的意外与巧合?是缺少“海空交通规则”造成的遗憾?或者,这是强势群体张目而卧的必然结果?
卫星剐蹭:高边疆上危机四伏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零时56分,一些使用美国铱星公司提供通信和数据服务的用户发现,他们的系统突然出现莫名其妙的“塞车”现象,个别用户的通信服务甚至中断。面对突如其来的“通讯故障”,大概没有一个用户会联想到,在自己头顶上方的地球轨道上,此刻出了点小岔子。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隶属国防部的美国空间监测网,成为第一个对“通讯故障”做出合理解释的单位。为监测网提供24小时服务的工作人员观测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大约8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两颗卫星以超过每小时2.5万公里的速度轰然相撞。
其中一颗是美国在1997年发射的“铱33”商用通信卫星。它是铱星公司属下66颗通信卫星中的一员,和其他65个兄弟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天网”,为包括美国国防部、海上作业人员、两极科研人员在内的30多万用户提供全天候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重量大约有560公斤的“铱33”相撞前已经在太空服役11年。
另一颗是来自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它的块头比美国卫星大一倍,体重达到一吨。这颗军用通信卫星在1993年升空,目前已经报废。从空间监测网随后公布的示意图看,两颗卫星的轨道呈十字交叉,所以确切地讲,两颗卫星发生了侧向剐蹭而不是迎头相撞。相撞造成大量碎片散落太空,可以初步确定的大碎片,就有600块之多。
事故发生之后,当事方均用“意外”表达自己的态度。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承认,相撞是美国在计算卫星轨道时存在失误所致;铱星公司则表示,这是“一次机率非常小的事件”。的确,自从人类在1957年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轨道,类似的事件还是第一次发生。
事出意外,影响“有限”。相撞后形成的两团碎片云位于国际空间站上方的轨道圈,即使被地球引力吸引到下层轨道,对拥有变轨能力的国际空间站也不一定构成灭顶之灾。此前,国际空间站为躲避其他太空垃圾,已经十多次成功变轨。对铱星公司来说,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种可能,所以整个系统采用互联设计;“铱33”的意外死亡,只会造成“流量过载”的肘腋之患。在未来30天里,公司准备“把一颗在轨备用卫星迁入星群网络”,彻底弥补“铱33”缺失带来的所有通讯损失。事故当天,铱星母公司股价仅仅下跌了3个美分。
自从第一枚火箭发射升空,数不清的人造天体便围绕地球轨道上演太空漫步。美国宇航局统计说,仅在轨道上运行的大块人造天体(正在运行或者已经报废的卫星和火箭残体),就有4000个之多;还有大约6000个可以看到并跟踪的太空垃圾碎片;至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更是超过20万个。垃圾与垃圾之间的碰撞,早就不是新鲜事;卫星与卫星之间的意外接触,其实“只是时间问题”,迟早都会发生。
2005年1月17日,位于南极上空885公里的轨道上,中美两国火箭残骸,也曾有过一次亲密接触。一个是美国1974年发射升空的雷神火箭推进器(Thor Burner 2A)的遗弃物,在美国太空碎片监测系统中,编号是07219;另一个,来自中国的长征四号火箭残体。1999年,这枚火箭把“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轨道之后,其第三级推进器残体滞留太空。半年之后,燃料贮箱里残留的推进剂意外爆炸,产生了316块碎片,其中编号26207的只有0.06平方米的一块碎片,在太空徜徉了五年之后,和那块漫步太空31年的07219撞到一起。碰撞的结果,26207号碎片的近地点轨道下降了14公里,而美国火箭废弃物当场撞碎,一分为四。在这次碰撞前更早一点。1996年的7月24日,一块“阿里亚娜”火箭残骸以每秒14公里的相对速度,把法国一颗正在工作的电子侦察卫星的重力梯度稳定杆撞断,后者立刻翻滚失效。
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碰撞并不能使碎片湮灭,只会制造连锁反应,埋下更多碰撞隐患。因此科学家早有担心,一旦太空碎片达到临界饱和点,新的航天器将无法进入1000公里以下的近地轨道空间:“我们也许要等很久,但是危险始终存在。”1960年,美国成立了空间监视控制中心,到2005年已经在全球拥有16个观测站,12台用于深空探测的光电望远镜、六台机械跟踪雷达和六台相控阵雷达昼夜巡视天空。太空中凡是超过10厘米的飘浮物,都在监测之列。编号跟踪。2005年4月11日,控制中心通过美国宇航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当前共有9494个监控目标登记在案,俄罗斯占有4062个“席位”,排名第一;紧接其后的美国。数目是3945个;中国以351个排名第三――这些数据,目前仍以每年新增200个的速度不断扩容。事实上,公众能够看到的数据,已经是美国航天司令部(USSC)审核之后的解密数据。
潜艇相撞:碧海深处波谲云诡
2月16日,星期一。法国国防部与英国国防部,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外公布了一条令人错愕的消息:今年2月早些时候(据西方媒体推测,大概在3日夜到4日凌晨之间),在北大西洋中部某处海域,两国导弹核潜艇“在水下执行任务时,以非常低的速度,发生了轻微的碰撞。”两国政府均表示:“(碰撞后)没有人员伤亡,两艘潜艇的核威慑能力没有受到影响(潜台词是:核导弹没有受到破坏),也没有发生核泄露。”
就在两国宣布这个消息的前一天,英国《卫报》的记者在苏格兰法斯莱恩皇家海军基地,看到了被拖回军港的那艘“前卫”号倒霉蛋。只见这艘1994年投入现役、排水量1.6万吨、身长149.9米的大家伙,一部分艇壳已经变得“凹凸不平,布满了擦伤和刮痕”。作为英国海上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前卫”号的意外受伤,顿时让英国核威慑力量削减了1/4。
更早一点,2月6日的时候。事故的另一方――法国导弹核潜艇“凯旋”号,已经步履艰难地返回长岛基地。有目击者看到,位于“凯旋”号前部的声纳导流罩“受到严重破坏,已经凹凸变形”。身长138米的“凯旋”号水下排水量也达到1.4万吨。两艘体量相当、重量相仿的核潜艇,谁都碰得不轻,谁也没占着便宜。
人员安全,核设施安全,核弹头安全。碰撞发生的时候,“前卫”号上大约有140名乘员,装载16枚D5型“三叉戟”式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0000公里);“凯旋”号上则有101名乘员,16枚M45型导弹(射程5000
公里左右)。从法国国防部公布的一张“凯旋”号结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声纳安装在“凯旋”号的艇首位置。其后直到艇长1/3的位置,属于乘员舱,指挥系统就在这个位置(鱼雷舱位于乘员舱前段)。再往后,占据大约1/3艇长的中段,属于导弹舱;再往后,是核反应堆。艇身最后,靠近尾部的是推进装置,占据艇长1/4弱的部分。
潜艇相撞,并不新鲜。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至少发生过15起潜艇相撞事故。距离这次事故最近的一回,是1998年3月。两艘美国潜艇在长岛参加军事演习时意外撞到一起。此外,潜艇和潜艇的亲密接触,基本发生在美俄之间,当是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在公海深处上演“猫捉老鼠”游戏的产物。既然早有先例,这次意外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以至于法国《解放报》“轻描淡写”地表示:“既然在我们头顶上方800公里的地方,两枚卫星能够撞到一起,那么发生在大西洋里的这次意外,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隐身技术高超,成为英法在碰撞事故后聊以自慰的良药。导弹核潜艇一旦出海,基本在水下潜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在需要时把导弹射向预先设定好的目标,克敌致胜。为求隐身效果达到最佳,它们关闭“主动声纳”,依靠海图,像幽灵一样在黝暗的大海深处静静潜行。此刻,只有“被动声纳”帮助它们倾听周围的点滴动静。过滤周围海水噪音,判断隐藏其中的其他船只。没有发现对方。说明英法两国潜艇的隐身技术,确实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事后。法国国防部长略带得意地解释说。之所以没有发现对方,是因为两艘潜艇发出的声响“不会超过大海里的一只虾的动静”。
炮舰政策,仍未消亡
有意思的是,无论卫星剐蹭还是潜艇相撞,当事方全都非常大度地以“意外”为事故画上句号。损失了一颗通讯卫星的铱星公司说,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的卫星经常处在危险之中。2007年,公司每周都会收到来自美军战略指挥部的报告,警告他们有卫星或者太空垃圾从铱星网络附近穿越,不过铱星公司自己的计算是:发生碰撞的机率,只有五亿分之一。更何况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假如公司盲目调整铱星轨道,也许会适得其反。至于核潜艇相撞,概率也是几百万分之一。法国国防部长已经表示,相撞只是一次“非常简单的技术事故”――而根据英国一些媒体的分析,两国修复潜艇的费用,却可能高达7000万美元。
美俄英法尽量淡化,全世界却陷入紧张。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太空探索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太空法规”,维护外层空间安全呢?1958年12月,距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仅仅一年,联合国就成立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特设委员会”。一年之后,该机构转变成永久性机构并更名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专门处理外空事务。然而让人汗颜的是,直到今天,在如何合理利用外层空间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明显缺乏相同的基本理念和道义准则。
1982年,美国。以格雷厄姆中将领衔的总统高级智囊团,对外正式公布了所谓“高边疆”战略。从那时起。在空间技术拥有超强实力的美国,开始向着“开发太空资源。保卫空间安全”的双重目标努力。为确保“高边疆”安全,保证自己独享“高边疆”的丰富资源,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创建航天司令部,打造新型外空战略力量体系,“确保美国在外层空间拥有活动自由的同时,尽可能剥夺对手的这种自由。”2007年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披露,众议院把五角大楼2008年“外空反应行动”的预算在原有8700万美元的基础上追加了3000万美元;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则给五角大楼“外空形势警觉”计划215亿美元的预算请求增加了3亿美元。在争夺战略空间的竞争中,美国向来“不差钱”。
美国领跑,众人紧随。在俄罗斯,几年前出台的《航天活动法》把航天活动置于“国家最高等级的优先发展计划”,时任总统普京说:“没有航天部队或者外空军事力量,就根本谈不上加强全球战略稳定。”在欧洲,法国积极开发新一代“太阳神2”侦察卫星;英国重点开发天基雷达。既可以为欧洲航天局等提供民用服务,也可以为北约提供军事帮助;意大利国防部,也在研究民用航天系统CosmoSkymed的军用前景。在日本,政府重金打造外空信息网,同时研究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和空天飞机技术。在印度,国家大力发展军用卫星系统,积极筹建战略天军部队,启动载人航天和登月计划。在以色列,由八颗卫星组成的EROS星座部署完毕,形成全球侦察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19世纪列强在大海上奉行的“炮舰政策”和“先到先得”的资源占有逻辑,仍然以另一种方式,顽强地存活在外层空间。
空中如此,海上也是一样。慢说处于敌对状态的两个国家,就是西方盟国之间,也在战略利益上勾心斗角,互不相让。早在1994年,英国和法国已经就加强海上军事合作进行协商,对如何划分战略核潜艇巡逻区域一事展开可行性讨论,然而谈判非常艰难,直到2000年9月方才达成《英法双边军事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两国核潜艇可以到对方港口进行访问,两国定期交换各自核武器政策动向。但是,协议是否规定两国有义务定期向对方通告己方战略导弹核潜艇位置和巡航海域呢?外界并不清楚。两国军事专家判断说,在这个涉及国家核战略安全的敏感问题上,“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并不大”。
事实上,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核潜艇碰撞事故,已经证明英法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协议。事故发生以后,曾经指挥过“前卫”级导弹核潜艇、在2006年退役的英国前海军军官朱利安・弗格森向媒体透露,在北约内部,目前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北约潜艇相撞:“这套系统为美国、英国、挪威、荷兰和加拿大提供服务,假如你想进入处于其中某个国家军事力量影响下的海域,就得告诉他们你的打算。但是,假如你不属于北约军事成员,你就没有义务这样做。”
法国早就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它当然没有义务这样做。2月16日,法国海军发言人热罗姆・埃吕兰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干脆利落地表示:“法国政府不会向任何人通报它的核武器,以及装载核武器的战斗单元的位置。这是因为,我们一向把自己的核武器视为国防力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法国正为全面回归北约而努力,然而,即使如愿回归,它就能把战略核打击力量的所有细节向盟友和盘托出吗?
2月3日,伊朗成功发射了“希望”号人造通信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政府随后高调宣布。一项为期12年的载人航天计划已经启动,预计将在2021年前把伊朗首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在战略空间的争夺战中,又一个新成员匆匆赶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2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