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若斯坎·德普雷和他的经文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若斯坎出生于今天的法国-比利时交界处,他与达·芬奇和哥伦布同一时代,是介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盛期之间最伟大的作曲家。若斯坎的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和世俗声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对其他作曲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赞扬。比起他之前的作曲家,他更多的使用独具特色的技巧,同时在音乐创作中更具想象力。马丁·路德就曾论道:“上帝还通过音乐来传播福音,这可以从若斯坎的音乐中见到。他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欢乐、温和、静淑与优美。这些音乐相当流畅,既没有勉强之感,也没有受压制的氛围;乐曲的结构虽受到严谨地规范,但是,音乐却似云雀的歌声般。”[1]
  【关键词】若斯坎;经文歌;《穷苦人的避难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若斯坎的经文歌创作
  若斯坎可能是奥克冈的学生,他熟练掌握奥克冈的复杂和声及荷兰作曲家的传统技巧,并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他灵活及流畅的曲风。他当时惯用的体裁创作——弥撒、尚松和经文歌采用了“歌词着色”[2]的技巧来更自由地表达情感。歌词着色是音乐和歌词的大意相一致。例如像拉丁文descendit(下降)或ascendit(升起)可能会被配以下行或上行的旋律,以此来突出作品的思想情感。中世纪后期作曲家音乐往往智力超群,就像数学一样复杂,而若斯坎让音乐来满足歌词中情感的需要,因而首次使听众在听到音乐的时候就能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需要通过歌词。
  虽然若斯坎的作品产量丰富,而且范围广泛,留存有18首弥撒曲和70多首尚松,但他事业的巅峰还是经文歌的创作,他共创作了100首经文歌。经文歌的形式比弥撒曲更为灵活,而且现有歌词的更加多样化使其在表现情绪方面像以前的尚松一样有广阔的天地。若斯坎的经文歌之所以听起来不同于十四世纪的大部分经文歌,原因有许多。他的旋律更加流畅和宽广,已摆脱了素歌业已僵化的模式。节奏有更多的变化并较少受节拍和等节奏手法的限制。他的和声更加丰富、音程更加洪亮而且和弦进行得更为自然。模仿已成为重要的结构特点,而且模仿的流利进行常常为各声部一起进行的和弦段落所阻断。不协和音已获得了其本身的表现价值并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效果。
  若斯坎的音乐与中世纪音乐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方法上的不同。若斯坎是第一位试图在音乐中以各种和谐的方式表现情感的伟大作曲家。除了那时教堂和小礼拜堂中最为复杂的音乐,所有的宗教音乐仍然是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相对来说是新的音乐。驾驭对位音乐的复杂技术是中世纪后期作曲家门全神贯注的事,是与这一时期的理性精神密切相关的目标。如果听大部分中世纪的经文歌而不读歌词,单凭音乐极难说出这首乐曲是叙述性的还是思考性的,主题是忏悔的还是欢乐的。经文歌的歌词中显露了它的实质意义。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结束。若斯坎音乐中难以琢磨的表情特性使得他无可争议地站在了文艺复兴早期音乐的顶峰。[3]
  二、若斯坎经文歌《穷苦人的避难所》简析
  笔者现以若斯坎的经文歌《穷苦人的避难所》[4]为例来看若斯坎的经文歌创作特征。见例1:
  例1:若斯坎经文歌《穷苦人的避难所》第1-5小节谱例
  由以上谱例可看出,第一、二小节的E、G、B;第三小节的A、C、E;第四小节的F、A、C以及第五小节回到E、G、B的和弦化织体同复调化织体在音响上的形成的对比与呼应。
  教会调式和表情语言在这首作品里也有展现。见例2:
  例2:若斯坎经文歌《穷苦人的避难所》第27-33小节谱例
  由以上谱例可排列出这个乐句中两个声部出现的音,分别E、F、G、A、B、C、D,由此可排列出E弗里几亚调式的音阶,且结音就在E音上,并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若斯坎搭配的相应富于表情的旋律。纵观全曲,若斯坎的这首乐曲的音乐与歌词也紧密结合基本保持旋律与歌词一一对应的形式。
  三、结语
  若斯坎创作的经文歌特征除文中指出的几点以外还有其他重要的特征,主要总结为五点:首先是模仿。模仿是16世纪经文歌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时期模仿风格又被称为经文歌风格。其次是主、复调织体的对比。主、复调织体的这种对比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经文歌的重要手法,而宗教作品多以模仿手法的复调风格写成,世俗作品则多倾向于和弦式织体。然后是绘词法。绘词法是若斯坎擅用的以音乐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的一种写作方法,而他所创作的经文歌有清晰的终止,词、谱也基本一一对应。若斯坎也是最早应用《旧约》词句来创作经文歌的音乐家之一,在他创作的这些作品中,个人风格越来越鲜明,它的经文歌基本上都是四声部的,借此获得更深的内涵和更宽广的音域,同时也增加情绪上的变化。若斯坎着力表现灵性与激情,将音乐带出了中世纪的范畴,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运动作曲家。
  参考文献
  [1]罗杰·卡曼(美),卡曼音乐欣赏课原书第四版[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4):98.
  [2]约翰·斯坦利(英),谢力昕等译,古典音伟大作曲家及其代表作[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55.
  [3]斯坦利·萨迪(英),艾莉森·莱瑟姆(英),孟憲福主译, 剑桥插图音乐指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9):98.
  [4]戴定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合唱曲选合唱经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1):174-178.
  作者简介:杨筠(1994—),女,汉族,江苏淮安。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曲式与作品分析(歌剧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