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铁路专用线站场局部方案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企业厂区坐落在灵宝市豫灵产业聚集区,交通四通八达,运输方面十分便利。专用线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鎮,紧邻豫、陕两省的省界边缘,为吸引地方货源,增加货运收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次设计在豫灵站接轨,通过对作业区近、远货运量深入分析研究,确定不同的作业区设计方案,详细对比分析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本作业区设计方案。
  关键词:专用线货运量;作业区规模;方案比选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104
  企业厂区坐落在灵宝市豫灵产业聚集区,北临310国道,毗邻连霍速和郑西高铁,南依陇海铁路,交通四通八达,矿产资源丰富。本专用线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紧邻豫、陕两省的省界边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本专用线的建设是灵宝市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需要;是促进豫灵镇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灵宝市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 接轨站概况
  豫灵站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境内,站中心里程为陇海线K923+959,隶属郑州铁路局洛阳车务段管辖,本站按技术性质划分为中间站,按业务量划分为四等站。豫灵站既有正线2条,到发线3条,到发线有效长849~876m,场坪位于1.9‰坡段上,车站东西端各有一处军事专用线。
  2 集装箱作业区规模
  预测近、远期作业区运量详见表1。
  集装箱作业区主要装卸金精粉、铜精粉,近期到达运量70万吨/年,根据公式(2-1)计算出主箱场日均到达、发送作业箱数均为78箱。
  其中N主i—主箱场各类箱日均作业箱数(TEU/d);
  Qi—主箱场各类箱年作业箱数(TEU/d);
  αjc—集装箱到发波动系数,本次αjc取1.1。
  集装箱作业区设2条卸矿线,有效长450m,满足半列装卸条件,布置总箱位数为552,满足主箱场所需的总箱位数。
  3 集装箱作业区方案研究
  本项目到达货物金精粉、铜精粉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集装箱作业区布置统筹考虑装卸场整体规划、作业品类、作业量,并结合装卸方式及作业流程,分别研究了设悬臂跨内无道路居中布置装卸线方案及不设悬臂跨内居中布置道路方案。
  3.1 方案1:设悬臂跨内无道路居中布置装卸线方案
  根据装卸场作业量,集装箱装卸作业采用32m跨带悬臂轨道门吊,跨中设装卸线1条,有效长450m,装卸线兼机走线1条,有效长450m。跨外悬臂下布置为到达箱区,共2排箱位,跨内临靠装卸线布置为发送箱区,共6排。跨外环集装箱作业区设7.0m宽集卡通道,与场区道路衔接。
  3.2 方案2:不设悬臂跨内居中布置道路方案
  方案2中装卸场规模与方案1相同,集装箱装卸作业采用32m跨无悬臂轨道门吊,跨内设装卸线2条,有效长450m;设7.0m宽集卡通道1条,跨内邻近装卸线侧布置2排发送箱区,对侧布置2排到达箱区。跨内、外集卡通道连通,并与场区道路衔接。
  3.3 方案比选
  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
  方案比选意见:由表2可知,方案1汽车通道设在两侧悬臂下,方便运输车辆及时通达环行道路,减少走行距离和互相干扰,近期箱位布置较多,适应货运量不均衡及集中到发的能力强,综合分析,本次方案研究推荐方案1:设悬臂跨内无道路居中布置装卸线方案。
  3.4 站场主要设计原则
  3.4.1 平面设计原则
  (1)结合场地条件,平面布置以减少拆迁,不突破省界,场坪标高适应地形,减少土石方数量为原则。
  (2)装卸线装卸有效长范围内一般设在直线上,集装箱作业线按贯通式布置。
  (3)站线的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曲线和道岔间直线段不小于曲线轨距加宽递减率3‰所需长度。
  (4)其余均遵照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执行。
  3.4.2 纵断面设计原则
  (1)本次设计装卸线设在平道上。
  (2)机车整备线设在平道上,牵出线设在不大于2.5‰的面向调车线的下坡度上或平道上。
  (3)其余均遵照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执行。
  4 结束语
  本专用线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使得灵宝市在产业链中抢占制高点,成为产业链的集聚中心和区域中心,增强灵宝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影响力,增强灵宝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强化灵宝市在豫西北、晋东南区域的重要位置,有利于灵宝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建设,实现灵宝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本项目建设是灵宝市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需要;是促进豫灵镇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灵宝市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振刚.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设计方案[J].铁道货运,2017.
  [2]胥晓璠.云龙机场油库专用线接轨站及库区方案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蒲雪(1991-),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7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