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动物进行疫病预防的途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疫病预防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动物疫病的产生、动物疫病的类型展开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动物疫病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养殖;疫病预防;动物疫病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75
1动物疫病的产生因素
11环境因素
动物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环境的支撑,如果畜牧养殖的环境不达标,那么将会导致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体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类型的疫病。
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动物养殖人员因行为不当而导致疫病的发生,例如不具备完善的药理知识、喂养技术,在用药和饲养的过程中存在错误行为,从而导致药性发挥不完善、产生毒性等。
2畜牧养殖的动物疫病类型
21普通疫病
普通疫病主要包括内科、外科、产科疫病等,在畜牧养殖动物的过程中比较常见。其中,内科疫病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发病率较高的即为病毒感染;外科疫病则主要表现为眼部、脚部等;产科疫病相较于前2种来看较为复杂,出现于待产动物中,对于此类疫病的防治工作难度更高。
22寄生疫病
寄生疫病所指的即为因寄生虫导致的疫病,在畜牧养殖中也非常常见。寄生虫的种类可分为3种,即为原虫、蠕虫以及节肢动物。由于寄生虫所传染的对象有所不同,并且其防治方法也有所区别,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23传染疫病
传染病在畜牧养殖中对动物的致死率是最高的,动物传染病大多由特定微生物病原体所滋生,传播介质也主要是空气,因此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如果防治工作不到位,那么极容易导致动物的大批量患病、死亡。
3畜牧养殖动物进行疫病预防的措施建议
31做好安全疫检工作
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预防工作需要做到以点带面,其中,安全检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动物引进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新进动物进行隔离处理,再观察一段时间后,确保动物完全健康,才能将其放入养殖场;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如不得不进入,需要做好完善的消毒工作;需要对养殖场内的所有动物定期注射疫苗,一旦发现有生病迹象应立即隔离处理,在必要时应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要科学配置动物饲料,保证动物摄入足量且全面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它们的抵抗力。
32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在动物疫病预防工作中,饲养管理是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的重要基础。饲养人员一定要做好对养殖场的消毒、清理工作,尤其是要处理好动物的粪便,连同地方政府来共同商讨粪便的处理去向,做好后续的安置工作。不仅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要尽可能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33构建疫情举报系统
构架一套科学、完善的疫病举报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效率。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制订一套完整的动物疫病举报系统,同时还要制定出具体的疫病举报方法、规划范围以及举报原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场应当充分发挥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加强宣传来提高群众的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让他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此外,地方政府也应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作用,密切关注地方上畜牧养殖动物的疫病动态,帮助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制定具体的措施方案。
34制定科学完善的动物免疫程序
养殖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资源用于对免疫工作实验室的建设,面向社会来招聘优秀人才,将动物养殖防疫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管理者需要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了解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做好监管;动物免疫工作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周边养殖场动物疫病的流行性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疫病预防计划;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动物防疫药品的监管力度,确保所用到的所有生物药品均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相关标准,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不合理治疗,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參考文献
[1]
于东娣.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预防方案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6):232-233.
[2]王忠明.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7):39-42.
作者简介:
吴仕亮(1968-),男,专科,研究方向:畜牧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