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大国之一,其中小麦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种植产量方面在我国粮食生产中都占据首位,所以要想使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所猛增,达到高产量、高品质的粮食产品,那么有效控制小麦的病虫害的危害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且在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根据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抓住治理病虫害的最佳时机,结合多方面的原因,把防治小麦的病虫病理念贯彻落实到整个麦田管理工作中。将预防和防治病虫害的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控制,把小麦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从而为小麦增产丰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里就小麦防治的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小麦生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防治体系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47
我国地大物博,生态环境存在多样化,小麦又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品种、种植及耕作方式也因地而异,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小麦受病虫害的伤害也各有不同,因此国家在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跨部门、多学科的功关队伍,重点对小麦的病虫害实施综合性的防治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不同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试点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指导思想和策略
要以麦田生态环境的整体作为出发点,以小麦的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的生产作为目标,把重大的病虫病预防和防治设为主要攻击对象,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重点,划分区域、分区分类进行防治措施的落实,争取理论措施和实践技术相结合,预防和应急预案相结合,化学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当前的控制危害和持续长久的治理相结合,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充分运用物理、化学等各种专业措施,将小麦因有害生物等的危害程度降到人们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之内,从而达到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的目的。
2小麦病虫害的主要类型
21小麦的纹枯病
近年来,小麦的纹枯病成了小麦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小麦的纹枯病主要是来源于土壤的传播而产生的一种真菌病害,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并且进行广泛的推广和种植,同时受施肥、浇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小麦的纹枯病逐年增加并扩散,给小麦带来极大的危害。小麦一旦得了纹枯病后,在它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病害症状,如烂芽、花杆烂茎、病苗枯死等症状,小麦会因缺少养分和供水不足等原因导致枯死。小麦的纹枯病对于小麦的生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加上它的扩散范围逐步扩大,如果对小麦纹枯病不能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最终使小麦会出现整块整片的枯死,直接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22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病对小麦种植区的分布很广,造成的危害也极其严重,并且它对小麦生长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从小麦的种植到小麦的返青,以至于小麦的抽穗灌浆阶段,小麦蚜虫病时有发生且无处不在。小麦蚜虫病主要体现在蚜虫大量吸取小麦的汁液,使小麦所需的营养严重缺失,无法正常生产发育。当小麦结有麦穗时,一旦有蚜虫附在麦穗上,它会大量吸取麦粒的汁液导致麦穗颗粒干瘪,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如果蚜虫附在叶片上,会出现小麦叶片枯黄、掉落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株苗枯死,还有蚜虫在吸取叶片的汁液的同时,还会分泌出一种毒汁叫蜜露,这种蜜露一旦覆盖小麦的叶片,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在小麦抽穗的阶段也就是蚜虫病最猖狂的阶段,会导致小麦减产20%左右。
23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生锈现象,在小麦上的生锈具体表现有:细菌大量吸附在小麦的叶子和茎杄上,使小麦叶片上出现了明显的锈斑症状。而受到伤害的小麦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叶子呈现黄色的病变。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危害部位主要包括:叶片、叶梢、穂壳和茎杆。当春季来临之际,由于土壤较湿润、再加上雾多、有露水等气候特征的影响,都会诱发小麦的锈病。导致小麦生锈的病菌,它的繁殖和致病过程很快,从侵入到发病只需1个星期的时间,就能使小麦叶片、叶鞘、受到严重感染出现枯黄致死现象,使小麦处于病态阶段,最终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3明确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防治重点
小麦的种植是小麦生长迈出的第1步,也是小麦多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阶段,在此之前釆取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技术,不仅能使病虫扼杀在小麦萌芽时期,而且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中的病虫害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种植小麦时,应选择耐病且抗病的优良品质的小麦种子,应广泛推广并实施药剂拌种技术,起到防病灭虫的效果。在种植小麦方式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种植人员一定要更新传统的种植模式,接受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行科学种植,以免发生因种植方式不当导致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条件允许的乡村要进行适当的深入耕地,争取做到深耕细做,田边地头的杂草一定要彻底清除,以免给蚂蚱等提供活动场所,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却可以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选择正确的肥料的配方比例,从而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营养,对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小麦返青拨节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返青拨节期间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时机,病虫害防治的越早效果越好,另外,应提前拟定治理病虫害防治措施,因为预防总是大于治疗,第2年开春后小麦进入返青拨节期,要对小麦加强监管工作,进行科学施肥。同时最重要的环节是预防病虫害的伤害,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进行施药兼治的新型技术来防治多种病虫的方法,既减少施肥的次数,又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还能使病虫害的防治达到最佳效果,与此同时,要根据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主要的病虫类型,并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将杀虫剂按照科学的配方调制,争取做到利用综合性的一次喷雾方式使多种病虫得到控制。
32小麦孕穗期的防治技术
当小麦进入孕穗期后,要关注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并利用以往的经验对容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块进行病虫害种类的分析,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喷剂手段进行防治;小麦孕穗期最容易产生吸浆虫,所以工作人员需密切关注病虫的动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随时监测,一旦发现立即动手进行药剂喷洒,以免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使病虫害蔓延开来,减少小麦的产量。
33小麦抽穗到灌浆期的防治技术
小麦抽穂到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更是多种病虫害快速发展且扩散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将决定了小麦是否能实现丰收在望的景象。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争取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就及时进行合理的喷药,以免病虫病继续蔓延对小麦造成更大的危害。
4小结
综合小麦不同阶段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必要研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并加以适当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小麦病虫害的调查和测报中,将大大提高了小麦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但是同时对农药的选择一定要用高效的、低毒的、低残留的农药,充分结合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对各项防治措施进行合理的优化,争取在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技术上有较大的突破进展,为小麦能够持续稳定的增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
徐如民. 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1):105.
[2] 许秀, 吴逸群.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6):136-137.
[3] 李彦峰.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19):75-76.
作者简介:
赵永成 (1976-),男,山东邹平人,研究方向:农艺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