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西梯田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全面开展,辽西地区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将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农业。梯田的工程设计是在实测数据基础上将FastTFT与ArcGIS软件相结合,采用方格网法确定梯田断面设计的相关参考因素和计算方法,优化设计阶式梯田,为辽西地区发展梯田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参考。
关键词:
方格网法;ArcGIS;优化设计;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14
在全国制定并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辽西地区在农村土地整治的开展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针对全国土地整治中梯田设计的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宜辽西地区的最优梯田断面,建设保水、保土、保肥的有效耕地,提高耕地的合理利用率,益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境内,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居半湿润易干旱地带。特点是春季干旱少雨、风大,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气温高,多暴雨、冰雹;秋季少雨、降温快;冬季气温低,寒冷少雪。区内降水年内及年际间变化均较大,年均降雨量5656mm。年平均气温82℃,多年平均无霜期156d,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915h,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风向随季节变化而转换,春季以偏南大风为主,日变化大,昼大夜小;秋冬季节以寒潮偏北大风为主,气温急剧下降;夏季为雷雨阵性大风。受河谷、山川、平原的影响,风速差异较大。
建昌县地层岩状为侏罗系和第四系,中性火山岩,上部以灰色砾岩、泥岩为主,下部以粗面岩砾岩为主。各区片地质构造并不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满足规划的建筑物工程的要求。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堆积孔隙潜水,含量较丰富,冲洪积最大厚度通过曲线分析,最深100m左右,最浅在35m左右,平均在50m左右。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孔隙潜水区,由亚粘土、砂砾卵石组成,主要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卵石,有少量亚粘土夹层,以花岗岩为主,水位埋深35~40m,区内地下水层潜水类型。水质为重碳酸钙钠型,矿化度02~05g/L,适于灌溉,单井涌水量2100~4680m3/d。
2梯田优化设计及其原则
21梯田优化设计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目前现代梯田的设计需要在累计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充分运用生态学、系统学等科学方法,因地制宜的采用生态技术,防止或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实现梯田生态系统的文明建设。
建昌县内部分荒草地经土地适宜性评价后,确定适宜开发为耕地。由于地形为缓坡,少部分零星地块已被农民开荒,但耕作土层薄,土壤侵蚀较重。周边既有耕地田面不平、存在深沟,内有小规模梯田以及零星树木。规划采取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相结合的措施。
22梯田的优化设计原则
根据田块面积、机械作业、灌溉排水等要求,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将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相结合。以道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在耕作区内布置宽面(5~20m或更宽)、石坎(1~3m左右)地埂的梯田,田面长200~400m。开发的新增耕地大部分地形有波状起伏,按“田成方、垄成行”原则分块布设,顺着总的地势呈扇形,尽量依照等高线布设梯田水平石坎,区内梯田埂线略有弧度,不能保证一律为直线。
3结论
为梯田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参考。本文在借鉴多地区梯田设计和建设方案经验的基础上,以建昌县某区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工程为例,以生態文明建设理念为主旨,对辽西区域梯田的布局和设计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辽西地区建设梯田生态工程项目技术上是可行的。
体现梯田工程的生态效益。以土地整治为依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积极推进梯田生态工程建设的进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梯田景观。本次梯田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均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做到数量、质量、生态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忠平.加大坡改梯建设力度 提高梯田综合开发效益[J].调查研究,2012(09):62-63.
[2] 毛勇,魏新平,乔永杰.土地整理中水平梯田田面宽度优化研究[J].人民长江,2008(13):70-71.
[3] 王相国,王洪刚,王伟.丘陵区梯田优化设计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1(03):125-127.
作者简介:
胡艳(1986- ),女,满族,辽宁凤城人,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河道整治、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