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礼化人传承文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泱泱中华,以“文明古国”著称,又以“礼仪之邦”闻名。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以知礼、守礼、行礼的文明精神代代相传。孔融让梨传谦让之礼,曾子杀猪传守信之礼,刻木事亲传孝顺之礼,负荆请罪传忠诚之礼。礼之大者,可以感天动地,激励后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礼之小者,可以揖让射饮,在赛场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礼无大小之分,人无长幼之别,文明就在于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
  文明中国,礼在尊重。“我是一个刚满6个月的小宝宝,在此向你们请安了!今天有幸和你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而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2017年3月28日的某个航班上,每个乘客都收到同舱一位年轻中国妈妈的中英文信件和巧克力。因为这封致歉信,机舱里暖意涌动,平常的旅行变得不一样了。这位中国妈妈,坐上了国际航班的头等舱,说明了其经济上的成功;她尊重他人、文明出行,更说明了其心灵上的丰富。财富可以标价,而文明是无价之宝,对于这位小宝宝而言,拥有这样的妈妈,可以得到妈妈给予他的最好的文明教育,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才是最让人羡慕的。《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尊重他人的中国人,礼行人间,温暖世界。
  文明中国,礼在态度。曾有一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即将黄昏,他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心里非常着急。此时,恰巧他遇见一位老农,于是问道:“喂,老头儿,这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wuli。”年轻人策马奔跑了十多里,仍没看到旅店,于是自言自语道:“这老头子分明是骗人呢!五里!什么五里!”念着念着,他突然醒悟过来,“五里”不正是“无礼”的谐音吗?向别人问路,却不懂礼貌,哪能得到别人的答复呢!于是,他立即往回赶,见老农还在那里,恭敬地说道:“老大爷,刚才是我失礼了。”老农说:“天就要黑了,如果不嫌弃,就在我这住一晚吧。”这就叫作“不施一礼,多跑十里”。 《孟子》中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明待人的中国人,礼行古今,名传天下。
  文明中国,礼在风范。在2016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中国女代表备受瞩目。有外国记者故意刁难:“中国是否对朝鲜失去了控制?”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合适,于是她礼貌回应:“这种用语很西方。”当外国记者说中国“偷窃”美国时,她礼貌而严肃地说:“这个词很不敬。”她顾盼生辉,风采斐然,礼貌得体,犀利机智,维护着中国的利益,傳播着中国的形象,迷倒了全世界!人们称她为“女神”。她就是傅莹,一个将大国风范高调展现给了全世界的中国外交官。宋濂曾对明太祖说:“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傅莹以身示范,彰显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所焕发的内敛、活力与自信。彰显风范的中国人,礼行全球,化成天下。
  礼仪是文明的外显和标志,文明是礼仪的核心和关键。中华文明,流过历史长河,历经时光洗礼,至今依然璀璨,历久弥新。《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从大处讲,礼行天下,可以用来治国。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从小处讲,礼行天下,可以修身。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不讲礼仪的举动,会被人鄙视;一个不讲礼仪的个人,会招人厌恶;一个不讲礼仪的国家,会遭人侧目。礼行天下,既体现在国家繁荣、文化自觉,也体现在社会有序、风尚优雅,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思想健康、举止得体。礼行天下,不仅仅是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华泱泱大国的气势、风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从根本上将中华文明礼仪传统植根于心中,外现于行为,传行于世界,才能让文明中华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5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