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对学前教育发展影响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现代的幼儿园必须要严格遵循幼儿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建设发展,必须要坚持保教结合,本着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原则,和幼儿家长协调合作,让幼儿能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如今,就我国而言,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日常的教学内容都是教师所决定的,幼儿们日常活动安排也是教师或其他教职员工所决定的,这些完全违背了让幼儿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理念。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活动也都成为了噱头,只是为了增加家长和各界领导的满意度,获得社会的关注,进而提升幼儿园的品牌效应。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孩子为出发点,教学思路过于陈旧,限制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要试图改变目前的课堂现状,消除幼儿教师一言堂的情况,避免幼儿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幼儿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的不良现象,提倡教师放权,增加幼儿的教学参与度,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的、积极的探索答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改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发展观、学习观和评价观,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寻求理念和行动方面的突破,找到更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建立全新的课程观
  事实证明我们对课程的传统理解是狭隘的,大多数人会认为课程只存在于教室,这种带有极强局限性的观点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全新的课程观念让我们明白了课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生活与自然也是课程。课程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课程不再只是针对学科内容,而是扩大了覆盖范围,这符合学前教育的要求。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生活是课程学习的内容,要确保幼儿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和思考进而获取和掌握知识,不断的成长和完善。教师作为主要的教学参与者之一,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们绝不能简单把他们当做课程的执行者,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激发幼儿们的学习热情,鼓励幼儿成为真正的课程创造者。一切生活的场景都可以看作是教育的场所,幼儿年龄较小每一天都在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他们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生活处处都是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才会让幼儿对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幼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要对幼儿进行渗透性教育,细心留意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制定更为合适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建立全新的发展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每一个幼儿都是与众不同的,属于独特的个体,我们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因此,学前教育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目标。教育部为了指导学前教育,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内容上明确了3-6岁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目标,对幼儿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这些政府颁发的教育指导文件各位幼儿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满足他们自主的发展需求,保证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能健康的发展。建立全新的发展观简单来说就是要树立以儿童为主体的发展观,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幼儿通过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三、建立全新的学习观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学习观念依然滞后,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幼儿过于依赖教师,不能独立自主的探索知识,习惯性的向教师索取答案,这种学习观念是落后的、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一些人会认为知识就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这种学习观念是被动的,更为科学的学习观念应该是让学习这件事变的更加主动,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利用学习材料,在借助教师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而收获知识。然而,现实中大多的教师完全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他们似乎变成了课堂的主宰,从头到尾为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而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忽略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忽略了自身教育方法的合理性,长此以往,学生们丧失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对未来的学习生涯极为不利。作为幼儿教师应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各种需求,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和互动。例如,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设置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其他人讲课,这样往往会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责任感的同时一定会对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变得印象深刻,必定会事半功倍,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立全新的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对评价观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内容上指出评价作为的是强調教育的、发展的、共建的、民主的、平等的、科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的一个方面,然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评价最重要的方面。针对于此,必须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幼儿教师而言,必须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观,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内心往往比较脆弱,自尊心往往很强,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伤害到孩子们的自尊心,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日常的教育中,不要过分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也要清楚的看到幼儿在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这是最为关键的。作为幼儿教师要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孩子们个性天真,喜欢得到赞美和表扬,因此,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幼儿教师都应该对其进行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潜意识里意识到自己是最棒的。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价观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他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接触和沟通,会给幼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