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曾经盛行的传统技艺与民族习俗在逐渐消失,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完整的记录和再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契机。本文以贵阳市为调查点,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管理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探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及数字化标准采集研究,通过数字化手段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无限空间。
关键词: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或者各民族之间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不断融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失传统文化同时得到创新,并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与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口头传统表现形式,二是表演艺术,三是节庆活动等社会实践,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
(二)非遗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活态表现形式,应当以保护、保存和传承的科学性作为考量标准,积极将现代科学技术用于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指具备标准化著录、结构化存储、多元化检索查询、网络化访问共享等功能,直接用于非遗相关资源的保存与管理,直接辅助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的资源数据库。
(三)非遗数字化标准体系的含义与重要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标准体系就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著录、采集、存储、交换、共享等整个数字化保护过程的,涵盖项目管理、工作规范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内在相联系的标准规划的有机整体。非遗数字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各級非遗数据库及其他非遗数据之间的无缝对接与数据资源的共享,而且促进了非遗信息记录的标准化。
二、贵阳市非遗数据库建设现状
贵州省过去在别人眼中,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数据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贵州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开始布局大数据。从一张白纸到一张蓝图的发展,实现了一场华丽的逆袭,之所以能崛地而起,这就得益于秘密武器——大数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记忆与符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贵阳市是一个聚集少数民族的城市,因此,它具有丰富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据统计,贵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总共有29个:民俗类5个、民间手工技艺类14个、民间舞蹈类4个、传统戏剧类4个、传统体育竞技类1个、民间文学类1个。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共有33个:民俗类14个、传统技艺类12个、传统戏剧类4个、传统舞蹈类3个。
近年来,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为原则,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科学引领规范各级各地的相关文化政策法规,对贵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整理、建档。在建设非遗数据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不断探索多方式多手段的保护措施,并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开展了以抢救保护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使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台阶。
三、数字化技术在贵阳市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运用
(一)数字化技术是实现非遗数据库建设的关键因素
贵州是集聚少数民族的一个省份,“多彩贵州”主要指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旅游景点,贵州各少数民族,包括服饰、风俗、还有各种各样的节日,贵州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等等。贵州作为非遗大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作为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该怎样使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得到保护、保存和继承发展下去。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它需要利用更高端更丰富的手段,而日益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加上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地方非遗数据库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在非遗数据库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项目工作中的数据收集经验,对非遗数据库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加强数字化技术最终目的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实现非遗资源共享网络,非遗数据库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将进一步推动非遗档案利用价值的提升。
(二)数字化技术是非遗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应达到先进性、规范性和扩展性等性能要求。数字化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应用广泛、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领域,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建设非遗数据库的主要手段,其系统设计应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资源分类模块、数字加工模块、和网络平台管理模块等四大内容。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非遗数据库,在非遗数据采集方面,数字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方式,从某程度上来说,也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表现形式。非遗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具,也为物质文化遗广资源的展示和传播提供广阔空间。所以说,数字化技术是非遗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利用数字化技術建立非遗数据库能实现非遗的科学分类与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认定和审定,是科学管理的关键与首要任务,非遗数据库是对民族民间的传统非遗文化进行信息记录,信息的存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同时也是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根本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设应包括: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检索系统、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及共享等,利川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科学的分类与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检索效率,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于段的信息服务形态,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实现非遗数据库的有效建设。
四、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非遗数据库的未来展望
(一)加强非遗数据库建设地与高校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当前我国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非遗数据库尤为迫切,“文化+科技”融合已经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同时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也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为什么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非遗数据库需要与高校合作呢?首先,非遗数据库建设地与高校密切合作,可以进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其次,数字化技术本质上是门工具技术,高校是培养数字化技术人才的场所,学生独特的发现视角、内容的创新创意,就会成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亮点”,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会推进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步伐;另外利用高校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储存设施、共享数据资源的系统和数据库基地。
(二)建立非遗数字地图
贵阳市含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省市级以上的非遗名录,民俗类有十九个,例如苗族跳场、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头堡棋子灯、高坡苗族射背牌;民间手工技艺类有十四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香纸沟土法造纸制作工艺);还有传统戏剧类,民间文学类,传统舞蹈类等将近七十个。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非遗数字地图,一目了然的非遗项目排布。非遗数字地图可以全面展示贵阳市以及区县以下的非遗数据库、非遗博物馆、展示馆以及传承基地,它将趣味性与实用性集于一体。非遗数字地图有利于市民按图索骥,快速地寻找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瑰宝。可以通过非遗数字地图进校园的方式,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传授形式,向学生传承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宣传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贵阳市各学校将非遗数据库作为重要载体精心培育,这样一来,一大批的非遗数据库建设传承基地百花齐放。利用数字化技术,详细完整地记录贵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借助GIS技术在非遗数字地图上展现非遗分布点及项目信息,建立非遗数字地图将会是贵阳市非遗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拓展非遗数据库的表现形式
就目前来看,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还处于初步阶段,非遗数据库的建设道路是漫长的,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与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数字化技术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以及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但是从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得知,文字形式仍然是当前贵阳市非遗数据库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在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依赖于现代数字化技术,原始资料的音频、视频资料的录制、拍摄,经过数字复制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图片、碑刻等实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存储、建立非遗文献档案数据库;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体、动态及清晰地记录,存储在非遗数据库。通过数字化的各种表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不止有文字说明,又有照片展示,还有音频、视频佐证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程焕文,陈润好,肖鹏.“后申遗”时代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进展[J].图书馆论坛,2018,38(12):1-7.
[2]和纳.基于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的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52-53.
[3]禹梅.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以宁夏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库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9):75-78.
[4]罗敏.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4):22-27.
[5]王伟杰,肖远平.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04):119-123.
[6]陈小蓉,陈斌宏,邓宏,严艳纯,何嫚.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创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 (10):127-134.
[7]秦枫.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8]卢志鹏,董宁宁,庞毅.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尝试[J].音乐时空,2016(01):83-84.
[9]宣姝.分析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170.
[10]姚舜.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09):4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798.htm